“四史”學習生動讀本
滬上1000處革命紀念地勾勒出怎樣的紅色文化基因圖譜?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呈現怎樣的機關分布和領導人活動史迹?上海地區中共基層組織的活動地點和遺址有哪些?與革命相關的報社、書店、出版社及印刷所遺址,如何體現近代上海文化中心的地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出版社推出的《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為讀者一一道來。
黨的誕生地上海正掀起“四史”學習教育的熱潮,作為“四史”學習的生動讀本,《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剛上市即加印。該書采取融媒體傳播方式,掃描書中二維碼,還能收聽全書音頻版文本。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蘇智良帶領“上海紅色曆史紀念地遺址發掘項目”團隊“十年磨一劍”,進行了深度的學術研究和廣泛的實地調查,《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就是該項目成果的集中展現。全書直觀、廣博地呈現了上海紅色曆史的立體圖景,全面反映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活動對上海城市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為上海黨史和城市史研究提供完整、詳實、可靠的第一手成果。書中列出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1000處,配有各類曆史老照片、實物圖、場景圖、示意圖等1000餘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和展示了上海的紅色革命紀念地,是迄今紀念地數量最多、内容最全的研究成果。
“書名冠以‘全紀錄’,其實任何一種曆史的書寫與記錄都不可能全。我們的初衷是希望不斷完善、不斷補正,從而更加完整、更加科學地反映上海這座偉大城市的紅色革命曆史。”蘇智良說。
《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收錄的紅色革命紀念地,是指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由中國共産黨人、先進人士和人民群衆共同奮鬥,緻力于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建立新中國的革命史迹。時間範圍從1916年《新青年》雜志創刊、新文化運動發轫,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空間範圍為今日上海市全境。
蘇智良認為,上海城市曆史中的這抹紅色,是近代上海發展中堪稱亮麗的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研究中必須列入的重要課題。對這一城市曆史文化現象的解讀,不僅需要時間的坐标,還需要空間的坐标。
10年來,“上海紅色曆史紀念地遺址發掘項目”團隊形成的項目成果較為完整地呈現了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的機關分布、領導人活動的史迹;增加了上海地區中共基層組織的活動和遺址;增加了與中國革命相關的文化名人在滬故居,較為完整地展現民主黨派的活動地點和民主人士的舊居;搜尋與中國革命相關的秘密情報活動史迹,較為完整地展現中央特科在滬活動聯絡點,以及共産國際在上海的情報戰線地下活動地點。此外,項目團隊注重文化層面的革命史迹,較為完整地記錄了與革命相關的報社、書店、出版社及印刷所遺址,體現了近代上海文化中心的地位,同時盡可能收集了新四軍在滬辦事處及聯絡站遺址。
“我們希望讀者通過了解上海的紅色革命紀念地和遺址,進一步了解上海這座城市的風貌,同時為來自全國、全世界的旅行者、背包客提供按圖索骥的導覽,使國家記憶、社會記憶轉換成個人的感受。我們也希望通過這項工作,為上海留存更多樣化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底蘊,并為進一步推進上海市優秀曆史文化舊址遺址與曆史文脈的保護事業,貢獻微薄的力量。”蘇智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