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名稱 | 第一完成人 | 成果名稱 | 獲獎日期 | 獲獎等級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朱瑞熙 | 朱瑞熙文集 | 2023年 | 學術貢獻獎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宋莉華 | 中國古代“小說”概念的中西對接 | 2023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宗守雲 | 積極反叙實動詞與消極反叙實動詞——以“當”為例 | 2023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劉子奎 | 卡特政府防核擴散政策的考察 | 2023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劍光 | 宋人筆記視域下的唐五代社會 | 2023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古白話詞彙研究論稿(增訂本) | 2023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唐力行 | 開拓社會文化史的新領域:蘇州評彈與江南社會導論 | 2023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施晔 | 海上絲路:東印度公司與啟蒙時期歐洲的“中國風” | 2023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宋莉華 | 西方早期漢籍目錄的中國文學分類考察 | 202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全宋筆記 | 202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唐力行 | 中國蘇州評彈社會史料集成 | 202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朱振武 | 流散時代的文學表征及其世界意義——以非洲英語文學為例 | 2022年 | 二等獎 |
第八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從佃戶到田面主:宋代土地産權形态的演變 | 2020年 | 二等獎 |
第八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蘇智良 | 日軍“慰安婦”研究 | 2020年 | 二等獎 |
第八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修訂版) | 2020年 | 二等獎 |
第十二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 | 蘇智良 | 難民救濟的“上海模式”與國際人道法的起源 | 2019年 | 二等獎 |
第十二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 | 阮項 | 關于上海借鑒世界創新強國以色列經驗,推進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對策研究報告 | 2019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鄭克魯 | 鄭克魯文集(著作卷、譯作卷) | 2018年 | 學術貢獻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裔昭印 | 當代史學變革中的西方古典性史研究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宋莉華 | 理雅各的章回小說寫作及其文體學意義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雙成 | Nagation in the Xining dialect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試論“有加”的附綴化與“X有加”的構式化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吳俊範 | 水鄉聚落:太湖以東家園生态史研究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宋麗娟 | “中學西傳”與中國古典小說的早期翻譯(1735-1911)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安福 | 西域屯墾經濟與新疆發展研究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漢語語文辭書發展史 | 201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劉耘華 | 文化原創期與中西之源發性差異的形成——“視域歧分”視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較 | 201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從佃戶到田面主:宋代土地産權形态的演變 | 201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錢杭 | 沁縣族譜中的“門”與“門”型系譜——兼論中國宗族世系學的兩種實踐類型 | 201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陳恒 | 全球化時代的中心城市轉型及其路徑 | 201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 | 上海城市地圖集成 | 201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劉旭光 | 審美的“複魅”:回到形而上學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宗守雲 | 晉方言情态動詞“待”及其否定關聯和意外性質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朱振武 | 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漢語白話史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高紅霞 | 近代上海同鄉團體醫院述略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陳恒等 | 托勒密埃及油類專營制度考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對三等來源的再認識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 | 朝鮮“倭亂”小說的曆史蘊含與當代價值——以漢文小說為考察中心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蘇智良 | 戰時平民保護的“上海模式”——“難民之父”饒家駒與他的上海難民區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劉光勝 | 從清華簡《筮法》看早期易學轉進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範兆飛 | 中古太原士族群體研究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 | 楊劍龍 | 全球城市視阈中上海跨文化交往能力研究 | 201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 | 孫遜 | 《玄空經》作者郭友松生平交遊及著述考論 | 2016年 | 二等獎 |
第十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 | 孫遜 | 優化上海文化生态的調查和對策研究 | 2015年 | 三等獎 |
第十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 | 蘇智良 | 将四行倉庫建成上海市抗日戰争紀念博物館的建議 | 2015年 | 一等獎 |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文獻通考 | 2015年 | 三等獎 |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楊劍龍 |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基督教文化思潮 | 2015年 | 三等獎 |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蘇智良 | 中共建黨與近代上海社會 | 2015年 | 三等獎 |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朱子語類》詞彙研究 | 2015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唐力行 | 城鄉之間:1947年歙縣旅滬同鄉會撲滅家鄉瘧疾運動會 | 201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曹旭 | 張華《情詩》的意義 | 201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李建英 | “我是另一個”——論蘭波的通靈說 | 201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雙成 | 西甯方言的介詞類型 | 201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試論疊加、強化的方式、類型與後果 | 201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黃純豔 | 宋代财政史 | 201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朱子語類》詞彙研究 | 2014年 | 二等獎 |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張斌 | 現代漢語描寫語法 | 2013年 | 二等獎 |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裔昭印 | 西方婦女史 | 2013年 | 三等獎 |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孫遜 | 越南漢文小說集成 | 2013年 | 三等獎 |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錢杭 | 共同體理論視野下的湘湖水利集團——兼論“庫域型”水利社會 | 2013年 | 三等獎 |
第九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 | 蘇智良 | 保護世界第一個日軍慰安所遺址報告 | 2013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 | 蘇智良 | 中共建黨與近代上海社會 | 201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鄭偉 | 《切韻》寒韻字的演變特征與現代吳語 | 201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從錯配到脫落:附綴“于”的零形化後果與形容詞、動詞的及物化 | 201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雙成 | 瑪多藏語的聲調 | 201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唐力行 | 徽州旅滬同鄉會與社會變遷(1923-1953) | 201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等 | 越南漢文小說集成 | 201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宋莉華 | 傳教士漢文小說研究 | 201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施晔 | 高羅佩小說主題物的漢文化淵源 | 201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錢杭 | 宗族的世系學研究 | 201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從地理視時還原曆史真時 | 2012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李稚勇 | 曆史教育學新論——國際視野中的我國曆史教育改革 | 201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唐宋變革時期的法律與社會 | 201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曹旭 | 論西晉詩學 | 201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略論中國語文學與語言學的傳承及發展 | 2012年 | 二等獎 |
第四屆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漢語否定詞考源 | 2011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周春生 | 馬基雅維裡——思想研究 | 201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更”字比較句中多項比較的程序與格式 | 201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尹玲玲 | 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 | 201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楊劍龍 | 論語派的文化情緻與小品文創作 | 201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宋莉華 | 從晚清到“五四”:傳教士與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萌蘖 | 2010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施晔 |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同性戀書寫研究 | 2010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錢杭 | 宗族建構過程中的血緣與世系 | 201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李平 | 論都市文化的類型及其演進 | 201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鄧小平理論與宣傳優秀成果獎 | 劉忠 |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研究 | 2010年 | 三等獎 |
第五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玄應<衆經音義>研究》 | 2009年 | 三等獎 |
第五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唐力行 | 蘇州與徽州——16-20世紀兩地互動與社會變遷的比較研究 | 2009年 | 三等獎 |
第五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上古漢語的韻尾*-l和*-r | 2009年 | 三等獎 |
第七屆上海市決策咨詢優秀成果獎 | 楊劍龍 | 《大都市文化發展趨勢與上海文化發展坐标、定位問題研究》 | 2009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楊劍龍 | 論上海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 200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嚴耀中 | 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 | 200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唐力行 | 蘇州與徽州——16-20世紀兩地互動與社會變遷的比較研究 | 200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 | 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城市書寫及現代闡釋 | 200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上古漢語的韻尾*-l與*-r | 2008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李丹 | 胡适:漢英詩互譯、英語詩與白話詩的寫作 | 200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宋代籍帳制度探析——以戶口統計為中心 | 200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陳麗菲 | 日軍慰安婦制度批判 | 200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九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教育改革實驗獎) | 李稚勇 | 社會科教育概論( | 2008年 | 二等獎 |
第六屆上海市決策咨詢優秀成果獎 | 蘇智良 | 上海日軍“慰安婦”人數調研報告提要 | 2007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現代漢語副詞探索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俞鋼 | 唐代文言小說與科舉制度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楊劍龍 | 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對五四時期一個角度的回溯與思考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玄應《衆經音義》研究 | 200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翁敏華 | 中日韓戲劇文化因緣研究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等 | 中國古代小說中的“雙城”意象及其文化蘊涵 | 200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宋莉華 | 19世紀傳教士小說的文化解讀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漢台關系詞中的同源層探讨 | 200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建國 | 清末上海地區的書局與晚清小說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郝春文 | 從沖突到兼容——中古時期傳統社邑與佛教的關系 | 200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裔昭印 | 從宗教看古羅馬社會的性别關系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主仆名分”與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唐宋變革時期階級結構研究 | 200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蕭功秦 | 改革開放以中國政治的脫兩極化及其積極影響 | 2004年 | 内部探讨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鄭克魯 | 法國文學史 | 200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從量詞到助詞——量詞“個”語法化過程的個案分析 | 200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劍光 | 唐五代江南工商業布局研究 | 200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 | 明代“玉堂春”故事在韓國的流傳 | 200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漢語否定詞考源——兼論虛詞考本字的基本方法 | 2004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建國 | 清代後期上海地區印刷文化的輸入與輸出 | 200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蔣哲倫等 | 中國詩學史 | 200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斌等 |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叢書 | 200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紀人 | 中國文論三原點和元結構 | 200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裔昭印 | 古希臘婦女---文化視域中的研究 | 200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嚴耀中 | 江南佛教史 | 200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
| 200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唐力行 | 從碑刻看明清以來蘇州社會的變遷—兼與徽州社會比較 | 2002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 | 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 | 200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李時人 | 新羅崔緻遠生平著述及其漢文小說《雙女墳記》的創作流傳 | 200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黃鐵池 | 當代美國小說研究 | 200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周育民 | 晚清财政與社會變遷 | 2002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楊文虎 | 藝術思維和創作的發生 | 200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蘇智良 | 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略論 | 2000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周春生 | 悲劇精神與歐洲思想文化史論 | 200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曹旭 | 詩品研究 | 200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小盾 | 詩六義原始 | 2000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嚴耀中 | 漢傳密教 | 200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朱瑞熙 | 宋代官員公費用餐制度初探 | 200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等 | 唐傳記文體考辯 | 200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論詞組結構功能的反應 | 2000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朱瑞熙 |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 | 199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小盾 | 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研究 | 199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誼生 | 交互類短語與連介兼類詞的分化 | 199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慧琳音義研究 | 199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 | 釋道“轉世”、“谪世”觀念與中國古代小說結構 | 199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蘇智良 | 中國毒品史 | 199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舒運國 | 非洲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研究 | 199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李時人 | 出入乾嘉:李汝珍及其《鏡花緣》創作 | 1998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戴建國 | 宋代編敕初探 | 199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闳 | 《野草》的空間意象與文明頹敗意識 | 1998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朱瑞熙 | 大運河和唐、宋帝國的統一 | 199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嚴耀中 | 論唐代前期的軍府學官 | 1996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潘悟雲 | 對華澳語系假說的若幹支持材料 | 1996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蔣哲倫 | 論“領字”及其與詞體建構的關系 | 1996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曹旭 | 詩品集注 | 1996年 | 三等獎 |
第一屆國家教委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 鄭克魯 | 論巴爾紮克 | 1995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周育民 | 中國幫會史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鄭克魯 | 《法國古今短篇小說精選》序 | 199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葉書宗 | 關于蘇聯的國家工業化和農業化全盤集體化問題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楊劍龍 | 論“五?四”小說的基督精神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嚴耀中 | 氏高昌王國寺院研究 | 1994年 | 二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張斌 | 與語言符号有關的問題 | 1994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小盾 | 唐代酒令與詞 | 1994年 | 一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王紀人等 | 文藝學教程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孫遜等 | 明清小說叢稿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邵伯周 | 試論魯迅的中外文化觀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馬洪林 | 康有為大傳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郭豫明 | 撚軍鬥争性質問題的探讨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顧鳴塘 | 論新發現的《紅樓夢》第三次程印本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徐時儀 | 慧琳《一切經音義》的學術文獻價值 | 1994年 | 三等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楊文虎 | 論生活真實 | 1986年 | 論文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王育民 | 《宋代戶口》稽疑 | 1986年 | 論文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王紀人 | 淺談怪誕 | 1986年 | 論文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孫遜 | 《紅樓夢》脂評初探 | 1986年 | 著作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馬茂元 | 論《長恨歌》的主題思想 | 1986年 | 論文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馬茂元 | 晚照樓論文集 | 1986年 | 著作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高家莺 | 建立現代漢字學刍議 | 1986年 | 論文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董家駿 | 試論宋代的訴訟法與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關系 | 1986年 | 論文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鄧廣銘 | 中國曆史大詞典?宋史卷 | 1986年 | 著作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陳永志 | 試論女神 | 1986年 | 著作獎 |
上海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 陳必祥等 | 世界五千年 | 1986年 | 著作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