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期以來,歐洲國家首先開始嘗試現代意義上的聯合防疫機制。1851年,首屆國際衛生大會在巴黎召開,參會者以歐洲國家為主,并且以解決歐洲發生的疫病為主要目标。1902年成立的泛美衛生組織則是美洲各國的聯防聯控機制,緻力于美洲範圍内的疫病防治。伴随着帝國主義的擴張,歐美國家在太平洋沿岸的亞洲地區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而針對殖民地的各種醫療衛生問題,構建區域性聯合防疫機制的經驗也被歐美國家移植到這裡。
太平洋沿岸的亞洲地區從19世紀末開始共享疫病信息、交流防治經驗,疫病防治甚至被視作謀取本地區話語權和增加影響力的工具。美國作為這一地區的後來者,更希望通過展示菲律賓衛生治理的成果以美化自己的形象。因此,在1908年借舉辦菲律賓群島醫學會之機,美國駐菲律賓殖民政府倡議成立遠東熱帶醫學會,得到周邊國家的響應。遠東熱帶醫學會緻力于協調區域各國圍繞本地區主要流行病和惡性疾病開展合作研究、治療和預防,其成立宣言即指出學會的目标和宗旨在于“推動熱帶醫學研究,促進本地區各個國家,就其醫學與科學的責任和興趣,加深友好交往”。從1908年到1938年,除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斷外,醫學會先後在馬尼拉、巴達維亞、新加坡、東京和南京等城市召開年會,參與者主要為本地區的醫學人士和衛生官員。
遠東熱帶醫學會自成立起,主要圍繞兩項事務開展工作。第一項是嘗試共同防治區域内的流行病,重中之重是當時肆虐各國的腳氣病。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1缺乏而引起的神經與運動系統疾病,嚴重者可因癱瘓、胸腔積液和心功能衰竭而斃命。幕府将軍德川家茂即因腳氣病去世,其妻也同病而亡。稻米是本地區的主食,19世紀後期随着機器加工稻米的普及,精米進入普通人的餐桌。富含維生素B1的米糠則被徹底去除,腳氣病就是在此時成為高發病。1912年,菲律賓殖民政府衛生局長維克多·海瑟在醫學會年會上提出了防治腳氣病的具體措施,包括控制精米中五氧化二硫的比例(即保證維生素B1的攝入量)、将精米與糙米摻雜後銷售、對精米的生産與銷售商加稅等,但因技術困難且影響米業利益而被否決。此後,腳氣病仍然是醫學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并成立了政府間委員會專門研究各國都能認可的防治方法;每次年會也都設有專門小組進行讨論,1925年中日兩國醫生還發起了聯合調查活動。此外,醫學會也十分重視本地區其他常見流行病如霍亂、傷寒、瘧疾等,後來又關注結核病、寄生蟲病以及個人營養問題等。
第二項工作是建立流行病信息共享平台。這一區域人口分布較為集中,且曆史上形成了頻繁密切的人員物資交流,流行病一旦暴發很快就會擴散,所以流行病信息的共享尤為必要。為此,醫學會主要從兩方面着手:首先是界定何為“流行病”,即确定哪些疾病應當信息共享。經過幾次會議的讨論,醫學會決定将天花、霍亂、鼠疫、斑疹傷寒和黃熱病列為最高等級的流行病,本區域内任何一地一經發現,每周必須向其他國家至少通報一次情況直至疫情解除,報告中需附有典型案例的詳細情況。其次是規定區域内的聯合檢驗檢疫措施。醫學會在1910年通過決議,區域内所有跨國船舶必須攜帶由起航港口使領館或政府簽發的《衛生證明書》,如果船舶在航行途中發現病例,則需立刻向到港國和起航國報告;1913年,又進一步建議各國和各殖民地政府商讨更為嚴格的檢驗檢疫措施,由荷屬東印度殖民政府牽頭,但因一戰爆發而中斷。
無論是戰争期間發生的瘧疾,還是戰後流感、傷寒大流行等,都促使國際社會意識到區域防控的有限性,而廣泛的全球衛生合作可以更好地預防疫病、減少社會沖突。因此,1921年國聯衛生組織成立,遠東熱帶醫學會也積極參與其中。
其一是主動與國聯衛生組織合作,将本地區的疾疫信息呈報給後者,一定程度上成為國聯衛生組織在太平洋沿岸亞洲地區的咨詢與合作機構。國聯衛生組織在成立時明确指出,該組織旨在聯合各國政府、區域性衛生組織和慈善機構,共同應對衛生挑戰。遠東熱帶醫學會成立之初曾言“醫學是全球的”,第五次年會便倡議本地信息共享的同時報送國際衛生大會,第六次年會則決定與國聯衛生組織開展公共衛生官員的交流互訪項目。正是在遠東熱帶醫學會的協助下,國聯衛生組織于1925年成立了首個地區分支——東方局,其管理層中不少也是經常參加醫學會會議的專家或官員。東方局與遠東熱帶醫學會合作整合本地疫情信息,進行疫病防治,僅1925年就向國聯衛生組織發送47份報告,1938年則高達180餘份,主要内容是本地區流行病的風險和應對措施。此外醫學會關注的問題也逐漸與國聯衛生組織同步,後期對營養與鄉村衛生的關注即為此例。
其二是國聯衛生組織采納了醫學會的許多措施,尤其是聯合檢驗檢疫。此前各區域性衛生組織往往隻關注本地區的重點疾病,在疫情管控時很少注意到其他地區。尤其是國際衛生大會,歐洲中心的傾向極為明顯。1922年,遠東熱帶醫學會向國聯衛生組織提議要更加重視亞洲流行病和防疫,國聯衛生組織派出考察團重點考察遠東熱帶醫學會的工作。他們發現,遠東熱帶醫學會實行的聯合檢驗檢疫制度,即要求對離港和到港的跨國船舶均進行嚴格的檢驗檢疫,可以有效預防疫病的發生和擴散。為此,考察團建議國聯衛生組織采納這一措施,并根據疫病曆史、當地衛生狀況等标準對東亞、東南亞各港口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這些建議不但得到東亞、東南亞各國的普遍支持,并促使各國改善衛生設施,加強規範管理,最終也被國聯衛生組織所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的區域聯防組織主要由殖民帝國主導,殖民地的利益常常被忽視。例如參與國際衛生大會的歐洲國家雖然有遍布世界的海外殖民地,但大會對歐洲以外的流行病卻幾乎不管不問;而遠東熱帶醫學會的參加者主要包括本地區各殖民地政府如港英政府,殖民帝國如日本以及在這一地區擁有廣泛影響力的英國、法國、美國、荷蘭,還有表面上獨立的暹羅等國家。對于殖民者來說,遠東熱帶醫學會不僅是這一區域的疫病防控機制,同時也是帝國擴張的工具。歐美國家将其作為展示西方制度優越性和殖民地“文明開化”的窗口,新興帝國日本更視其為增加話語權的平台,不但派出包括陸海軍官在内的龐大代表團,而且多次謀求主辦權。日本在醫學會上收集疫情信息,同時也積極推廣本國防疫經驗,試圖打破歐美國家的話語權,呼籲去除名稱中帶有歐美殖民色彩的“熱帶”,以減小歐美國家的影響。
随着一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日本軍國主義崛起以及經濟危機的發生,遠東熱帶醫學會的工作開始受到沖擊,二戰的爆發使其活動徹底終止,1938年在河内召開的年會成為絕唱。遠東熱帶醫學會作為太平洋沿岸亞洲地區第一個區域性聯防聯控機制,雖然隻存在了30年,但其初步搭建起本地區疫病知識的交流網絡,對全球公共衛生體系的建構發揮了一定作用,成為二戰後疫病防治全球合作的先驅,其經驗和成果值得重視。
(作者:李文碩,系上海師範大學世界史系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