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林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文化産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辦公室主任
□陸銘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複旦大學教授。曾作為富布萊特學者工作于美國哈佛大學和國家經濟研究局。主攻勞動經濟學、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
□孫遜
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有《“海漂”與上海文化生态建設調研報告》等咨詢報告
□邵嶺
本報首席記者
上海,這個曆史上的文化大碼頭,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态,擁抱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人們稱其為“海漂”。一個“漂”字,意味着在市場上的自由流動,對于個人而言,這是個人價值的另一種界定,文化理念的個性表達;而對一座城市,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生發于文化領域的強烈渴求,是城市轉型發展之際的必然選擇。上海要成為文化創新創業的熱土,理應注重集聚多樣化的文化藝術人才,尤其是培育一個富有活力的“海漂”群體。
連日來,本報記者 兵分幾路,深入上海文化産業鍊的各個環節,和文化發展的各個空間,追尋文化“海漂”的身影,傾聽他們的心聲。這些故事裡,有困境和堅持,更有夢想和希望。而在本版的文藝圓桌讨論欄目,我們也邀請專家建言獻策,解析文化“海漂”現象,探讨如何進一步優化上海的文化生态環境,打造一個嶄新的追夢者的樂園。
文化需要吸納多種元素的基因,因此“漂”是藝術家的天性。與此同時,流動性對于城市文化的動力機制和創作活力來說也至關重要。在上海城市轉型發展的當下,“海漂”群體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記者:在讨論“海漂”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請教一下幾位專家:“漂”,無論是作為一個群體,還是作為一種狀态,其實在國内外很多大城市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文化領域。這是什麼原因?
陸銘:從事文化藝術的人特别容易“漂”,這和他們的職業特性有關。因為文化藝術講究個性化、多元化,需要吸納多種元素的基因。所以,放眼全世界,藝術家都是“漂”來“漂”去的。與此同時,城市的文化産業講究多樣性,需要不同的人帶着不同的思想和創意而來,不斷發生碰撞。而在中國,大城市尤其容易形成“漂”一族,文化産業本身就是典型的大城市産業,所以文藝人才特别需要在大城市呆着,在不同城市間“漂”來“漂”去。
胡惠林:所謂“漂”,就是一種流動的狀态。從城市的文化特性和品質來講,城市文化雖然有其物理載體,但本質上是流動的,這一點與鄉村文化不同。古語說,流水不腐,流動性對于城市文化的動力機制和創作活力來說至關重要。願意選擇這種狀态的人,首先很自信,其次渴望獲得更大的自由創作的空間,有這樣一群人和這樣的一種文化現象存在,對于改變城市靜止的固有的文化生态來說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城市文化多樣性的形成,同時會對一個城市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創作形成鲶魚效應,增強活力和活性。可以說,“漂”的程度越高,城市的文化包容性越強。
記者:幾位專家講到,“漂”既是文化碰撞的必然需要,“漂”族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那麼,具體到上海,“海漂”的出現對上海意味着什麼?在現階段又有什麼特别的意義呢?
胡惠林:“海漂”的存在,可以充分激活上海文化創作、文化競争和文化活力,上海的文化發展需要這樣一種文化補充。同時這也是上海城市文化形成的特性決定的。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從某種意義上說并不具有很強的本土文化特性,其文化基因在最開始都是“漂”進來的。上海文化最輝煌的時候,正是“海漂”活力最強的時候,包括魯迅、巴金,都是“漂”來的。到了今天,上海需要有更多“海漂”,為處于從工業文明轉向後工業文明時期的上海注入新思維、新方法和新活力,從而使上海的文化建設,呈現出與文明轉型相符的樣貌。
陸銘:“海漂”對于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培育“海漂”群體,是上海當前文化産業破題的必然要求。放眼看整個中國,到目前為止,走的都是一條通過全球化參與來推動制造業發展的道路。但制造業驅動已經遇到瓶頸,未來我們的國際競争力在哪裡?一定是第三産業中的金融、教育、醫療和文化;而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有責任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一個城市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必然也會滋生出對于文化的渴求。但現在上海文化産業無論是創造力、競争力還是人才集聚的程度,和其經濟實力相比,都太不相稱。
從比較高的标準看,文化“海漂”的現狀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自主創業活力還不夠強,創新成果還不夠豐富,人才隊伍稍嫌薄弱
記者:既然“海漂”對上海文化建設有這麼重要的作用,那麼請幾位專家勾畫一下,理想的“海漂”生态應該是什麼樣的?
孫遜: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在年前做過一個“海漂”調研,後來由年輕的副教授劉暢執筆形成了一份調研報告。調研中我們發現,“海漂”有不同層次,有的還處于草根階段,有的已經功成名就。對于上海而言,各種層次的“海漂”我們都需要,理想狀态是既有一部分“海漂”紮根下來,同時總體上保持一個“漂”進“漂”出的動态過程。當然這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我們要做到的是形成這樣一種吸引力,盡可能海納百川,這樣上海就成為人才彙聚之地,“漂”進“漂”出的過程也成就了上海的一大文化景觀,讓整個城市充滿活力。
陸銘:一個城市的文化産業一定是金字塔,西方也是一樣。基層一定有一個龐大的從業人員團體,然後不斷産生頂尖的人物,這是這個行業的正常業态。
記者:剛才幾位專家都談到了,上海的文化發展和建設,應當注重聚集多樣化的文化藝術人才,尤其是培育一個富有活力的“海漂”群體。那麼,與理想狀态相比,“海漂”的生存發展現狀怎樣?
孫遜:如果用比較高的标準看,“海漂”的生存發展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首先表現為自主創業的活力還不夠強。文化“海漂”在創業過程中,往往要面對市場準入門檻高、市場占有率低、應對風險的能力差等問題,難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自主創業的活力并未完全釋放出來。以電影産業為例,“海漂”自主創辦的企業和個人工作室不僅規模偏小,而且競争力也相對比較弱。而現在“北漂”自主創辦的影視機構已經夠成了北京影視産業的重要一極。
第二是創新成果不夠豐富。“海漂”在成果産出的規模效應、市場競争力等方面也不夠。比如在影視行業内,近年來由“北漂”主創的影視劇在影視市場上占據了不少份額,甚至“北漂”本身也成為頗受市場關注的題材,出現了《北京愛情故事》等一系列影視作品。然而,由“海漂”擔綱主創的影視劇則數量較少。
第三,“海漂”的人才隊伍相對薄弱,尤其是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人才相對匮乏。譬如,“北漂”隊伍中出現了一大批知名文藝人才。與之相比,“海漂”中具有較大知名度的卻比較缺少。
“海漂”不是培養出來的,是吸引過來的。要真正提升“海漂”的活力、影響力,增強其對上海城市發展與文化建設的反哺能力,就應當從整體上改善上海的文化生态環境
記者: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孫遜:“海漂”的文化生态相對還不夠豐富,造成上海有時在文化的多元性、集聚性方面存在某些缺失。
比如文化主體相對單一。“海漂”本身是多樣化的,有多樣化需求和多樣化才能,需要多樣化舞台來提供不同的空間和平台。但是在上海,體制内的文化機構在各自領域内比較強勢,大量文化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國有文化企業傾斜,民營文化企業尤其是“海漂”自主創辦的小型文化企業、工作室在這種狀況下發展乏力。
盡管上海本身具有比較發達的媒體環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與“北漂”相比,“海漂”人才的展示、推介和提升的平台和力度還是不夠。比如,中央電視台的星光大道、夢想劇場等欄目,吸納了一部分“北漂”藝人參與其中,為他們提供了一夜成名的機遇,北京甚至出現了以“北漂”為主體的“北漂”春晚,并且從2011年開始已經連續舉辦四屆。而上海的大型演出和選秀節目對“海漂”關注度不夠,更多是偏重于偶像效應,對“海漂”人才的發掘和展示缺少規劃。
同時,“海漂”中的大多數人集中在文化創意産業,而上海的文化創意産業雖然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但文化創意園區對“海漂”的集聚優化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現。比如位于莫幹山路50号的M50園區是“海漂”藝術家密集的一個藝術展示區域,但過度商業化、同質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園區的發展,也使其在吸聚外來人才方面的效能大大削弱。
記者:由此看來,“海漂”的生存發展存在不足之處,而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海漂”對于上海文化建設的反哺作用。那麼,該從哪些渠道着手,扭轉這種局面呢?
陸銘:這個要從“海漂”賴以生存的文化産業的産業氛圍入手,隻有文化産業發展了,“海漂”才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首先一定要民間化。文化強調的是個性化、多元化,很難有一個國家和國際标準。比如當年《泰囧》上映,盡管破了國産片的票房紀錄,但照樣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中國好聲音》剛亮相的時候,誰能想到有這麼火?既然沒有統一标準來界定好與不好,就很難通過政府來推動,因為政府的優勢無非是經濟和政策的扶持,那沒有标準,這個扶持給誰呢?所以必須走民間化發展道路,才能百花齊放。
同時,政府要加強對公共空間的文化建設,使之具有足夠的文化展示功能,讓人民能夠随時随地接近文化。比如地鐵站,法國巴黎的很多地鐵站都像藝術館一樣,而香港則把地鐵站打造成了曆史陳列館,上海在這些方面就做得不夠。另外,政府可以主導或鼓勵民間投入,搞一些有針對性的文化活動,比如小型的電影節。文化産業的發展,既需要市場,又不能完全依賴市場。離開市場,文化産業沒希望,但完全依賴市場,一些小衆的東西沒有辦法生存。發達國家有很多這方面的基金,比如對小衆電影或者高質量畫展的補貼等,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
胡惠林:上海的優勢在于極其豐富的市場機會,但同時需要在政策體制上為“海漂”提供良好的生态。在一些文化領域,政府部門要改變思維方式,引進競争機制;在文化作品創作上,要敢于挑戰重大題材。此外上海要以更加寬容和開放的心态去容納和善待“海漂”,要讓更多人看到上海的确是一片文化創新創業的熱土,真正體現大氣謙和,海納百川。
孫遜:“海漂”不是培養出來的,是吸引過來的,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環境。要真正提升“海漂”的活力、影響力,增強其對上海城市發展與文化建設的反哺能力,就應當提高文化創意園區對“海漂”及其創業活動的集聚優化作用。北京近年來着力打造的798藝術區、宋莊畫家村等創意園區彙聚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大批藝術人才,而上海雖然也有M50、田子坊、1933老廠房等藝術創意園區,但是與北京藝術園區的地理位置相對分散不同,上海的藝術園區大多處于地租和生活成本比較高的市中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漂”藝術家的集聚。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來源:文彙報 2014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