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公衆史學研究中心主任陳新訪談錄:公衆史學的中國式境遇

發布者:發布時間:2014-01-20浏覽次數:1627

  閱讀提示:公衆曆史學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不同于學院曆史學,它強調史學的實用性,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今天的中國,公衆曆史的概念還未獲得廣泛傳播,甚至在史學界還未對這門學科的概念、名稱達成統一認識,但與之相關的實踐已甚嚣塵上,一場“走出高校,走向社會”的史學領域大突破已經拉開了序幕。前不久,“首屆全國公共曆史會議”在蘇州召開。本報就公衆曆史學科理論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問題,采訪了在中國公衆史學領域做了很多積極探索的上海師範大學公衆史學研究中心主任陳新教授。



公衆史學的規範化道路

  《社會科學報》:公衆曆史學作為一門新的史學分支學科,于20世紀70年代末出現在美國的一些大學。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公衆史學在國外産生的背景及發展現狀?
  陳新: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高校曆史學獲得發展和擴張之後,産生了史學碩士、博士就業的壓力,這促成了公衆史學的誕生。從1970年代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開展公衆史學碩士項目到之後的《公衆史學家》(Public Historian)雜志發行,随後有美國國家公衆史學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n Public History)建立,自此公衆史學逐漸走上了規範化道路。據美國國家公衆史學委員會統計,目前全美超過100所大學設立公衆史學課程,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課程體系。從專業曆史學博士就業之難到公衆史學急劇發展,恰恰證明了社會公衆對于曆史知識的需求有着廣闊的空間,而原有的專業曆史學教育體系不足以滿足來自社會公衆的要求。如今,公衆史學的主要領域包括曆史類影視紀錄、企業史、傳記與個人史、社區史、城市與文化遺産保護、檔案管理、博物館等各個方面,涉及面廣,實踐性強;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高校中都有了健全的公衆史學教育體系,其特點是能夠與實踐領域進行很好的結合,共同開展實踐項目。公衆史家或親身參與項目之中,或者為其充當顧問,并且從實踐中尋找問題,建立案例庫,将之帶回高校教育中,構成了理論與實踐的互動。  
  
  《社會科學報》:公衆史學在國内外有不同的叫法,如公共史學、大衆史學、應用曆史學等。能否請您對公衆曆史學這門學科的概念進行厘清界定,以統一認識?
  陳新:在國内,我們在翻譯public history時,有公衆史學、公共史學、公共曆史、大衆曆史等譯法,這在學科發展之初,大家理解不同是正常的。其關鍵在于這兩個詞譯成中文并不隻有唯一性的對應概念。Public有公衆、公共之意,history也有曆史和史學之意。經過這幾年國内一些主要研究者和實踐者的溝通,我們逐漸開始傾向于使用兩種譯法,希望能夠統一概念,便于傳播,即,在實踐領域稱“公共曆史”,在學術領域稱“公衆史學”。
  我們的理由在于,“公共”一詞在公衆日常生活中使用較多,易于傳播;同時,曆史知識所要傳播到的公共領域,其内容是服務于公衆,但它體現的空間是具有一緻性特征的公共空間,它們未必是由公衆直接主導的,如政府、機構組織實施的博物館、檔案館、城市規劃領域。當在學術領域中使用“公衆史學”的概念時,主要是指這個史學研究和表現領域的公衆參與。公衆史學的核心在于人人都可成為自己的曆史學家,每個人都有叙述曆史的權利。例如公衆個人寫史,不管他/她寫的是自傳、他傳,還是寫作地方史、國家史、世界史、社會史、城市史等,公衆史學在學理上都給予支持,而這些個體化的曆史寫作,在寫作之時可能具有私人化的特征。然而,一旦它們中的一些獲得了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就有可能成為更多公衆接受的讀物,甚至幫助我們重新塑造集體文化意識。當然,公衆史學也需要考慮參與政府、機構面向公衆的曆史知識組織、生産和表現,如社區曆史、行業曆史、城市規劃中的文化保護等。



公共曆史的産業需求


  《社會科學報》:曆史學是門古老的學科,素有“帝王師”的崇高地位,往往被歸為“學術”一類,實用性并不強。您認為,公衆史學具有什麼樣的功能與特點?它對史學的發展将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陳新:曆史學在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發展是有差異的。在中國,曆史學往往和政治有着緊密的關系,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它的寫作總是圍繞着帝王與王朝的行政體系,謂之正史;當然,野史及士人的私人著述在古代中國也不少,但這些主要還是聚集在精英知識階層。當代中國伴随着史學的發展,其學科服務的目标群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甚至介入曆史學科的群體也在發生變化。綜合而言,這些變化有:一、普遍具有的識字能力,使得社會公衆隻要願意,就能夠獲得閱讀曆史的能力;二、書面文字之外,以音頻、視頻為基礎的曆史内容,也使得曆史内容的受衆群可以獲得更大程度的拓展;三、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湧現,尤其自媒體的出現,導緻公衆除了接受曆史内容之外,還具有了寫作曆史和傳播曆史的更廉價、更便捷的方式;四、随着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條件的逐漸富足,高等教育的日漸普及,公衆的反思能力提高,對文化與精神方面的需求精細化,不少公衆對曆史曾有的強烈興趣開始有意識、有組織地表達出來,從而形成了公共曆史領域的産業需求,引導了社會資本的介入,開拓曆史知識的生産與傳播,從而使得過去史學界主導的曆史産品的生産、傳播發生了改變。
  近十年來,相對于社會公衆對高質量曆史内容的渴望,曆史學界的努力是有限的。這至少表現為:一方面,史學界作為整體,對于公衆的曆史需求是相對冷淡的;另一方面,史學界在從事艱深的學術研究之時,對于知識生産和傳播的方式變遷如此迅速不具備适應能力,長此以往,會加劇史學界與公衆之間的鴻溝。為此,公衆史學的發展,其理想目标在于彌補這一缺陷,希望在曆史學學科領域裡出現一支力量,他們在經過曆史學專業訓練之外,也有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跨學科知識,成為未來面向公衆的曆史内容策劃者、組織者、提供者。希望公衆史學家能夠既熟悉專業史學的規範,堅持曆史學對于真實性的訴求,又了解社會公衆對曆史的愛好,引導社會公衆參與曆史研究、寫作,起到溝通專業史家與社會公衆的橋梁的作用。
  

體制内外曆史教育的接駁

  《社會科學報》:公衆史學倡導史學在公共社會的建構中體現自身的價值,突出人人都是史學家的觀念,從而模糊了職業史學家與非職業史學家、公衆的界限。這就帶來以下兩個問題:一是民間的、個人的史學研究如何介入職業化研究?二是職業曆史學家如何介入公衆史學?對于這兩個問題您是如何看的?
  陳新:民間的曆史研究,或者說社會公衆的曆史研究,首先來自于個體的興趣。這種興趣不論指向個人的曆史意識構成,還是指向對于社會公共事務的建議和評論,都是一種好的現象。但曆史學作為一門古老的學問,長期以來,對于證據搜集與甄别、編排與輯錄、編纂與叙事等方面,都形成了系統的學問,它們建立在求真的底線之上,是一門技藝。曆史學家就自己的研究主題往往要進行大量的資料閱讀,在分析了前人曆史研究中或顯性或隐性的大量曆史評價之後,努力追求執中的立場,表現更為寬容的理解力。這種情形并不是業餘曆史愛好者可以一蹴而就的,也需要錘煉。若有可能,可以進行系統的史學訓練,以便在更高層次上滿足自己的興趣,體悟曆史學的魅力,而非滿足于一時的性情去恣意闡釋曆史。正因為如此,公衆史學家需要介入其中。隻不過,公衆史學家在與公衆的交流中不能隻是自稱為指導者,而是要構建一個公平的交流平台,他們應該在這個雙向交流的過程中,既帶給公衆專業化的曆史技藝,也從公衆那裡發現社會問題,并反饋給專業史家,這其中也有一個向公衆學習的維度。公衆史學家應該更具備一種禀賦,即充分地尊重社會公衆個體對于曆史闡釋權利的追求,不因自己優先掌握了專業技藝,而在曆史知識生産的環節中表現出優越感。
  
  《社會科學報》:一直有學者認為,曆史教育遊離于史學之外,公衆從學校曆史教育接觸到的史學,僅是教條化的曆史知識,史學即便通過自身發散的社會功能影響了公衆,也是微不足道的。同時,社會上的“曆史熱”再火爆,也起不到正規的學校曆史教育所發揮的基礎作用。對此觀點,您是如何看的?您認為,成熟的學校曆史教育能否有賴于公衆史學的健全展開?
  陳新:學校系統内的曆史教育是極其重要的。例如國家為中學生的曆史教育制定了國家課标。我認為,相對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業曆史學研究和教學,中小學的曆史教育也屬于公共曆史教育中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把中小學的曆史教育、高校非曆史專業的曆史教育稱之為體制内的公共曆史教育;除此之外,社會公衆從曆史雜志、書籍、電台、電視、電影、網絡等媒介中獲得的曆史教育,可稱為體制外的曆史教育。我們都知道,體制内的教育有系統化的特征,而且往往覆蓋了個人成長的早期教育階段。如果我們認識到曆史教育旨在形成個人的曆史意識,構成個體的曆史認同、文化認同,以及促成個體的曆史反思能力的話,那麼,學校曆史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它構成了我們塑造曆史意識的基礎。之後體制外的曆史教育會構成對于個人在學生時期形成的曆史意識的補充或修正。換句話說,學校曆史教育的理性發展,會減少學生離校後面對體制外曆史教育産生的張力。我們希望體制内與體制外曆史教育的接駁是在一條理性路線上的不斷深化,而不願看到體制外教育對體制内教育的逆轉,因為這其中必有一種是非正常狀态;更不願看到體制内外的曆史教育均處于非正常狀态,若如此,公衆史學的壓力就更大了。有關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未來在理論與實踐領域做進一步探讨,研究學校曆史教育與社會公衆曆史教育的構成關系,以及彼此最佳的适用關系。
  

高校公衆史學師資培訓迫在眉睫

  《社會科學報》:到目前為止,國内各高校的曆史學系還沒有開設專門的公衆史學專業。您認為,高校公衆史學的學科發展面臨着哪些困難?對于公衆史學的學科建設,您有何想法和建議?有什麼具體措施嗎?
  陳新:國内目前還沒有哪所學校穩定地招收公衆史學專業學生。當前高校學科設置需要服從于制度上的安排,除非學校教學各方能夠理解這個專業,否則要開出類似課程,或者類似專業不容易,并且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内就到位。未來,如果能夠在高校曆史系中設置公衆史學專業碩士學位,這對公衆史學的學科發展便是非常有利的。但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需要有更多的曆史系、更多的曆史系教師認識到開拓這個領域事實上是當前情境下曆史學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之一。隻有當若幹高校都開始在現有曆史學碩士專業的學位中先期開設公衆史學方向(這往往會放在史學理論與史學史這個二級學科中),才有可能未來向教育部聯合申請設置公衆史學專業碩士學位。而要達到這種狀态,又需要先有更多的曆史系本科生了解公衆史學,并有初步的實踐,這樣他們才有信心進入公衆史學專業;為此,又需要有更多師資能夠介入這個領域。由此逆向推導,我們認為,針對高校曆史系的公衆史學師資培訓就迫在眉睫了。
  去年9月,上海師範大學成立了公衆史學研究中心,與社會力量聯合舉辦了“首屆全國公共曆史會議”,在會議中,來自不同高校曆史系的人士就此達成共識,将陸續成立與公衆史學相關的研究中心,以此作為平台,啟動公衆史學研究。我們初步拟定2014年暑期在上海師範大學開展高校公衆史學師資培訓,邀請海内外公衆史學教授開設課程,并選定一些實踐領域進行講解;同時我們也正在籌劃出版一系列讀本、譯叢及公衆史學和公共曆史的年度發展報告;我們也希望和正在進行公共曆史實踐的一些社會團體組織合作,建立公共曆史實踐的案例庫,如此,為這個學科做更多的人才和文獻準備。

■聲音

首都師範大學趙亞夫:
史學即便通過自身發散的社會功能影響了公衆,卻是微不足道的,因為它未自覺地借教育的力量廣而告之。短期内看,公共史學的健全發展,亦能挽救曆史教育的頹廢态勢,對拓寬曆史教育視野,特别是在深化曆史教育價值、建構曆史教育研究體系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南京大學陳仲丹:
公共曆史學的特點是強調曆史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的結合。目前,公共曆史學研究的領域主要有檔案學、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産管理、曆史遺産保護、口述曆史、影像曆史等方面。在中國,公共曆史學的應用更為廣闊,如啟智、明智,普及講座等的知識傳授,影視産品、旅遊規劃等方面的咨詢,等等。

甯波大學錢茂偉:
曆史學如何走進公衆,是未來新史學要不斷努力的。建立一種可以涵蓋通俗史學、應用史學、小曆史書寫、公民寫史、口述史學于一體的完整的“公衆史學”體系,是一種适應未來公民社會形态的新史學。今日的民史建設,也當從公衆曆史記錄積累開始。人人參與,民史資源自然豐富。未來的史家才可以建構出新的民史來。

中國人民大學陳旭楠:
近二十年來,我國高校史學教育面臨危機與困境。在實用主義的熱潮下,急功近利的社會思潮席卷了高校曆史學教育,一度為“顯學”的曆史學讓位于回報高、見效快的新興學科諸如金融、會計、計算機等。尋求發展的學者們紛紛将目光轉向曾具有類似經曆的美國史學界,希冀以“公共史學”改良我國史學危機現狀,以增加學科綜合能力素養。

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文濤:
讨論中國的公共史學,與讨論美國的公共史學一樣,所要共同面對的是曆史學本身發展所面臨的種種困境。政治化與學術化已經使曆史學變得不那麼可愛,與大衆對曆史的興趣形成強烈反差。公共史學的身份作為一種“在場的曆史學”,擺脫認知與認同的崇高性追求,轉而強調曆史現象、曆史事件、曆史人物、曆史遺産等的在場性,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使公衆獲得直截了當的在場感。公共史學希望複活曆史,縮短曆史與大衆的距離。

遼甯大學焦潤明:
現在網上所擁有的曆史事件、曆史故事等基礎性的曆史知識内容已相當豐富,并成為人們網上閱讀生活的重要内容。這些在客觀上強化了曆史學的公共性。因此,如何借助于網絡傳播,使曆史知識得到空前的普及,加速曆史學的大衆化進程,使曆史學知識越來越與民衆的日常生活相關聯,已成為網絡史學的重要研究任務之一。

華東師範大學孟鐘捷:
公衆史學争議既非一種簡單的學術辯論,也不是一次單向度的文化傳遞活動。它反映了一系列沖突的集合,是擁有着複雜特性的社會文化多棱鏡。它往往牽涉到重大的曆史認知問題,關系到一個民族的自我理解,反映了過去、當下與未來之間的聯系性及其彼此之間的張力。認識與分析公衆史學争議的起因、進程和影響,将有助于我們把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的精神風貌和發展趨向。

廈門大學賴國棟:
公衆史學的興起提醒學院史家,要在從事研究時平衡公衆的易變性,兼顧他們的政治趣味、審美取向。同時,曆史學家負有政治和倫理責任,不應把“現時”領域托付給記者、博友,但又不要陷入精英主義的怪圈。

(第1393期第5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