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君、劉韻若伉俪做客上海師大系列講座

發布者:發布時間:2013-11-02浏覽次數:375

1030,應上海師大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評彈研究室的邀請,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張如君、劉韻若先生前往該研究室為師生們作了一場題為《 評彈的藝術性和社會性》的報告。唐力行教授主持報告會并緻歡迎詞,彭本樂先生以及該研究室全體師生聆聽了報告。

張先生的報告内容分為兩部分。他首先主要介紹了什麼是評彈,評彈的起源地和發展地。張先生指出“評彈”這個名稱在建國以後才有,建國前人們稱之為“蘇州彈詞”、“蘇州評話”。他認為,蘇州兩千多年的文化積澱,為評彈這門藝術的産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蘇州是評彈的故鄉。随着社會的發展變化,尤其是上海開埠以來,繁華的大都市、發達的經濟、廣闊的市場,為評彈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評彈的發展在上海,在這裡聚集了評彈界大部分的精英,促進了評彈藝術的提高。報告的第二部分中,張先生結合自己幾十年從藝生涯,談了對評彈藝術特征的思考。他強調,評彈以“說表”為主,“說表”非常重要,古來就有“千斤說白四兩唱”的說法,而現在有的青年演員往往在“說表”上不到位。張先生還認為,評彈表演切忌“飄、浮、渾、緊、溫”。說表要幹淨利索,牙清齒白,字眼咬正,甯可慢而清,不可快而渾,做到靜中有鬧,靜中有勁。總之要把書說活。

劉韻若老師随後做了報告發言。老師回顧了自己跟随叔父劉天韻先生習藝的經曆,認為先生對她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既有藝術上的指導,也有做人方面的教誨。老師強調,演員要注重自己的台風和儀表;要要根據自己的條件,把先生的藝術理念、特征化為己有從而創造出自己的東西;要做好演員,還必須要加強文化修養,而女演員更應該靠藝術來吸引觀衆。最後,老師強調了長篇對于評彈的重要性,認為有了長篇,才有了評彈,才有了各種不同風格的流派。雖不是每一部長篇都能出名家,然而名家的産生卻都離不開長篇。

        師生們感受到了名家身上的藝術風範,對評彈這門藝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大家表示收獲頗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