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貝文力副教授,應邀為師生帶來了一場名為“俄羅斯文藝的時空回響”講座。講座在文苑樓1405室舉行。由田洪敏副教授主持,我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師生、謝晉學院部分師生以及來自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俄語俱樂部的俄羅斯文學愛好者們一起聆聽了講座。
貝老師以普希金、萊蒙托夫和果戈理為例,具體分析了19世紀俄羅斯文學大師對于本國以及世界文學進程的卓越貢獻。講座中貝老師采用的資料多是他工作三十年以來積累的第一手資料。貝老師強調,俄羅斯文藝的巨大影響力不僅僅限于俄羅斯國内,也涉及20世紀的上海。1918年至1931年,大量俄羅斯僑民來到上海,為上海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最後貝老師從四個方面着重介紹了他對俄羅斯文藝的理解。第一是藝術與自然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從自由與孤獨、感性與直覺、純粹與極端、感悟性與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俄羅斯的民族性格特點。第二是藝術作品本身的宗教性。俄羅斯接受東正教以來,東正教藝術構成了俄羅斯各種藝術樣式的基礎。第三是藝術作品的社會作用和藝術家的社會責任。俄羅斯文學重視作品的“人民性”,從果戈理到葉夫圖申科,俄羅斯作家都首先追求成為“公民”,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第四是愛與眼淚。俄羅斯文藝作品中飽含着對祖國、對人民、對情人、對親人甚至是對動物的愛,從19世紀普希金、萊蒙托夫等作家的文學作品到20世紀别茲巴羅夫的雕像《人類的感謝》,再到當代采列捷利的《别斯蘭的孩子們》,無不體現了俄羅斯文藝作品中的愛與憐憫。
貝老師生動風趣的語言風格與激情洋溢的姿态讓在場師生沉浸在俄羅斯文藝之美中,原定兩個小時的講座延長了近一個小時。貝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貝老師以普希金、萊蒙托夫和果戈理為例,具體分析了19世紀俄羅斯文學大師對于本國以及世界文學進程的卓越貢獻。講座中貝老師采用的資料多是他工作三十年以來積累的第一手資料。貝老師強調,俄羅斯文藝的巨大影響力不僅僅限于俄羅斯國内,也涉及20世紀的上海。1918年至1931年,大量俄羅斯僑民來到上海,為上海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最後貝老師從四個方面着重介紹了他對俄羅斯文藝的理解。第一是藝術與自然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從自由與孤獨、感性與直覺、純粹與極端、感悟性與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俄羅斯的民族性格特點。第二是藝術作品本身的宗教性。俄羅斯接受東正教以來,東正教藝術構成了俄羅斯各種藝術樣式的基礎。第三是藝術作品的社會作用和藝術家的社會責任。俄羅斯文學重視作品的“人民性”,從果戈理到葉夫圖申科,俄羅斯作家都首先追求成為“公民”,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第四是愛與眼淚。俄羅斯文藝作品中飽含着對祖國、對人民、對情人、對親人甚至是對動物的愛,從19世紀普希金、萊蒙托夫等作家的文學作品到20世紀别茲巴羅夫的雕像《人類的感謝》,再到當代采列捷利的《别斯蘭的孩子們》,無不體現了俄羅斯文藝作品中的愛與憐憫。
貝老師生動風趣的語言風格與激情洋溢的姿态讓在場師生沉浸在俄羅斯文藝之美中,原定兩個小時的講座延長了近一個小時。貝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