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5日,由教育部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與上海市曆史學會主辦的,首屆“上海:黨的誕生地”學術研讨會在西部會議中心2号報告廳舉行。
本次會議共有學者、研究員及媒體代表40餘人參會,除上海市曆史學會會長熊月之、上海市黨史研究會會長忻平、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齊衛平、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以及郭緒印、廖大偉、徐光壽、高紅霞等知名史學專家外,作為中共“一大”研究“雙壁”的上海“一大”會址紀念館和嘉興“紅船精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也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吸引了《解放日報》、《文彙報》、《新民晚報》、中國新聞網、東方網、上海廣播電台等十幾家國内媒體進行報道。
會議分為開幕式、主題報告會以及學者的研究報告會。蘇智良教授主持了開幕式,熊月之教授、忻平教授緻辭,蘇智良教授介紹了最新學術成果《中共上海建黨革命遺址分布圖》。熊月之、齊衛平、張玉菡、蔣傑等學者分别做主題報告。在下午舉行的兩場報告會上,共有12名學者向與會代表分享自己及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後,會議舉行了圓桌讨論會,與會學者就“如何進一步拓展建黨史研究”展開了熱烈讨論。
本次會議圍繞“上海:黨的誕生地”這一主題,讨論了中國共産黨誕生的曆史基礎、中共建黨與上海城市空間的關系。與會代表們從宏觀角度強調了上海成為中國共産黨誕生地的曆史必然性,認為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建立在六個基礎上:以先進的思想文化為重要内涵的信息傳播系統、以工人階級與先進知識分子為重要成分的社會基礎、聯系國際與國内重要城市的水路交通系統、發達的郵政通訊系統、具有現代政黨社團活動傳統的社會組織系統、維持政黨社團正常活動的安全系數。而在近代中國,唯有上海具備上述條件。因此,中國共産黨在上海誕生,是上海城市發展、文化多元生長、人才聚合等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此外,與會學者還特别從微觀角度解釋了中共創建過程中的空間因素,總結出中共建黨過程中各類組織機構、事件發生地點的分布特點。與會代表指出,20世紀20年代初的上海城市,特别是新規劃建成的法租界中區,其街區生成、建築形式和權力結構,确實為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提供了便利條件。
會議現場還發布了由我校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教授帶領的團隊考證、繪制而成的《中共上海建黨革命遺址分布圖》,地圖以1920年的《最近實測上海新地圖》為底圖,重點突出了70個與中共建黨相關聯的曆史要素,不僅涵蓋為公衆所熟知的中共“一大”會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新青年》編輯部等中共機構、人物舊居、社團組織、事件發生地,還呈現了一些以往研究中較少提及的地點和一些傳統認知的盲點。地圖中細緻地标注每一個曆史空間的名稱、時間、位置等要素,還以彩色照片标注了目前可以尋訪的部分中共建黨活動地點。該地圖由我校師生共同考證、制作,共曆時四個多月,地圖中所附的文字、照片注釋均經過曆史學、曆史地理學的嚴格考證。
本次研讨會是“上海:黨的誕生地”系列會議的第一屆,該系列會議将聚焦中共建黨史上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以一年一個主題的方式拓展建黨史研究,迎接2021年中共建黨一百周年紀念。
本次會議的舉辦得到了校黨委、人文與傳播學院黨委領導的關懷與支持。由于時近“七一建黨節”,校黨委及院黨委領導決定,将會議作為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96周年活動,通過與會學者分享研究成果,追溯上海與中共建黨的曆史、地理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