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我校數字人文研究中心舉行“數字人文學科建設研讨會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紀念大會”。來自複旦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大學、南昌大學、上海圖書館、上海師範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十餘位知名專家學者應邀參會。
數字人文是一個學科嗎?其獨立的學科疆界該如何界定?學科化是數字人文的未來嗎?半個多世紀以來,數字人文從萌芽,到如今在北美、歐洲、中國内地及台灣地區遍地開花,數字人文科系、中心紛紛湧現,其日常運作機制及發展探索經驗亟待總結檢讨。至于與此相關的學科基礎建設情況,社會需求與應用,學科範疇及其與一、二級學科之關系,學術共同體的建構,學術規範與學術評價等問題,也同樣值得深入探讨。會上,專家們從數字人文及其相關研究領域(包含人文學術、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等)的多方面思考出發,對上述重要問題進行了集中研讨交流。
會議伊始,查清華教授(上海師範大學)首先向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報告了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中心成立一周年的工作進展,及拟籌設數字人文二級學科的有關建設方案,籲請各位與會嘉賓在會上進行深入理論探讨的同時,也能對上師大數字人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學術交流與合作等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其後,吳俊教授(南京大學)從技術、物理和理念三個角度切入對數字時代的文學、文化變革問題的思考,認為新技術、媒介的變革不僅為網絡文學帶來了新的變化,也導緻了人類觀念的曆史性變革,這種不确定性對傳統的文學價值觀造成巨大的挑戰。因此,對數字人文進行充分定義和學科化的條件還不成熟,但這并不影響數字人文的學科化管理。
劉炜教授(上海圖書館)則指出,我們應該正式人文學術界對數字人文的诟病,即認為數字人文的研究成果不堪一擊,目前并沒有産生多少真正具有闡釋力、颠覆性的成果。但數字人文學科化将促進其發展,并進一步指出數字人文學科化的三個方向:理論、方法和應用。此外,還對學科和專業進行了區分,指出學科是具有學術性的知識體系,專業偏向以培養人才為目的的課程組織形式。他認為數字人文更像是一個專業方向,在向學科化發展的過程中,要構建其自身的曆史、理論和方法,從而占據自身核心領域,形成獨立的學科範式。
朱國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回應了劉教授的這一看法,認為在文學領域數字人文已有代表性成果出現,但同時也表達了其對運用計算機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學會可能會使文學研究關注普遍性而忽視個人審美經驗的獨特性這一現象的擔憂,并以“元宇宙”的發展為例,提出應該批判性地思考數字技術對人文、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沖擊。
金波教授(上海大學)基于檔案學研究背景,從交叉學科、學科創新、專業設置三方面對數字人文學科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将數字人文學科化首先要明确下述問題:數字與人文如何交叉?範式是什麼?邊界在哪裡;其次,要注重技術應用和學科體系的完善;最後,要将數字人文正式列入專業目錄。
龍向洋教授(複旦大學)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古籍數字化、書目數據整理及圖書館學研究經驗,指出目前許多重要的古籍資源還沒有被數字化,面臨着如何選擇的問題,因此人文數字化這一前提條件還有待發展,同時,他對數字人文學科化建設提出了注重實踐性、在實踐中培養人才的切實建議。
許鑫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指出,在數字人文界,已有學者呼籲将“數字人文”拉回“計算人文”(強調計算性)的提議,因此數字人文的學科化要有明确的、創新的研究範疇和研究方向,形成自然的學術共同體。許教授還分享了該校新文科建設和數字人文學科化工作進展,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需求保證了數字人文學良好的就業前景,助推了數字人文的學科化發展和建設。
陳昌來教授(上海師範大學)以計算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計量史學、計量風格學等領域的研究特性為例,對數字人文的學科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和思考,但同時也強調數字人文學科化是必然發展趨勢,數字人文學科化也不能固守傳統人文的學科範式,應該是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跨語際的。他還表示,研究生院将全力支持數字人文學科建設等工作。
張衛東教授(吉林大學)從共生、定位等角度表達了自己對數字人文學科建設這一問題的灼見。他強調數字技術、方法對人文研究的服務作用,指出應該明确學科分工,即數字學者幫助人文學者解脫繁瑣的檢索等技術層面的工作,更好、更高效地利用數字工具進行人文研究。此外,還應該考慮數字人文學術成果評價的重要性,即由數字學者和人文學者合作完成的學術研究成果如何公平歸屬、如何發表和出版、如何被有效地評價。
張劍光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回顧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科湯勤福教授設立數字人文碩士招生方向,指導學生利用計算機技術從事古典文獻、曆史研究的拓荒之路,強調要重視數字人文理論建設和實踐探索,并提議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在曆史系和中文系中都開設數字人文二級學科。
聶雲霞教授(南昌大學)認為數字人文學科化需要解決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師資團隊,二是培養目标和定位,三是學生的就業前景。她表示,上師大的數字人文研究、教學等工作,已在國内高校居于領先地位,目前其四梁八柱已經建成,未來希望它能越走越好。
戴建國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從“學”與“術”兩方面強調了數字人文與圖書館的天然聯姻關系,并轉達了校長袁雯教授對圖書館應積極對接學校數字人文工作布局、促進學校新文科建設的最新指示精神,也表達了自己對圖書館特藏與保護中心等部門,與數字人文中心展開持續、密切的合作研究、教學的信心。
張波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表示,其所負責的計算機系、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機構将全力支持學校數字人文學科建設,并結合社交網絡、雲計算、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經驗,指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在人文研究中具有廣泛運用的可行性,當然,人文學者如何與計算機學者在不同的學術話語體系中形成共識,展開真正的合作研究和教學,仍有不少挑戰。
吳夏平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從技術與學術關系的讨論入手,指出紙張、印刷術、信息檢索的發明,為人類文明進程中三個重要的轉捩點,認為技術轉變了人們的書寫和思維方式,指出數字與人文并非相互取代,而是并行的關系,數字人文的發展也不會影響人文關懷。
郭謙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強調了數理科學、統計學等領域對于數字人文研究的支撐作用,及其在人文研究中得以應用的必要性,認為推動包括數字人文在内的學科交叉與交叉科學具有重大意義,并表示數理學院也将全力支持數字人文中心的發展及數字人文學科建設等工作。
呂元智教授(上海師範大學)提出,數字人文的發展是分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是滿足傳統學科的基礎性需求,但這個階段不會停留太長時間,也沒有觸及到人文學科的真正問題。第二個階段才是數字人文的根本,也就是說真正切入人文學術、研究人文學者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這是數字人文學科化需要重視的。
最後,查清華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對與會專家學者提出的大量富有可行性、前瞻性、反思性的意見建議,緻以由衷的感謝,并指出:目前數字人文的學科化,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和困難,既需要在座專家、學者的關心和幫助,也更需要全體同仁以審慎、樂觀的态度不懈努力,以使數字人文在中國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及學術研究等一系列工作擁有更為堅實的基礎,在不遠的将來取得更為顯著的進展。
本次會議由數字人文中心副主任王賀主持。會議還讨論了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學科建設方案等重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