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海作為紅色碼頭乃至源頭的曆史片段,可以清晰看到何為理想信念與初心使命,亦從一個側面闡釋上海何以成為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
■邵雍
上世紀20年代,為了提高黨員素質、學習馬列主義以及培養幹部、保存力量,中國共産黨及其早期組織根據形勢變化與革命鬥争的需要,分期分批派人赴海外留學進修。就赴蘇路線而言,主要有兩條:一條是“上海—海參崴—莫斯科”,另一條是“上海—大連—哈爾濱—滿洲裡—赤塔—莫斯科”,其共同點都是從上海出發。
1921年6月至7月,俞秀松與張太雷一道,先後參加共産國際三大和青年共産國際二大。8月,俞秀松進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大學(以下簡稱“東方大學”)第一期中國班,學習了4個月。
1922年1月,俞秀松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産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1月30日,又參加了曆時3天、有67人參加的遠東革命青年代表大會。3月,俞秀松回到上海,根據中共中央局的決定,積極投入恢複與整頓地方團組織的工作。
1921年3月,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汪壽華(又名何今亮)、梁柏台等人走出上海外國語學社,前往東方大學學習。他們是走陸路去的,途經哈爾濱時被奉系軍閥扣押。獲釋後,改由海道到達海參崴。當時,白匪叛軍作亂、阻斷交通,他們被迫滞留在伯力一帶。
1924年底,汪壽華奉調回國。黨中央決定組成新的上海區委,汪壽華在其間負責工人運動。1925年1月,他參加黨的四大,并在會上作了有關工人運動的報告。五卅運動爆發時,汪壽華轉任上海總工會宣傳部主任,積極協助李立三、劉少奇領導工人運動。
1921年5月,上海外國語學社另一批學員劉少奇、任弼時、羅亦農、蕭勁光、彭述之、蔣光慈等人,乘日本郵輪從上海取道長崎、海參崴赴東方大學學習。這年冬天,羅亦農、劉少奇等人先後由團員轉為黨員。1923年,東方大學中國語言組成立,羅亦農任書記。
1925年1月,中共領導人陳獨秀寫信給中共旅莫支部,“急需得力同志能負責指導獨當一面者”回國工作。3月,羅亦農等人根據陳獨秀的意見,從莫斯科回上海工作。3月29日,羅亦農在海參崴聽取了梁柏台的工作彙報;第二天,他寫信給中共旅莫支部委員會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莫支部執行委員會,希望加強海參崴的中國工人運動,以為國内工人運動的國外聲援。另外,海參崴在某種條件下還要成為“某種工作的根據地或暫居地”。因此,“要莫斯科派兩個稍知俄文,做事有能力又能教書的同志”前來任教,并培訓工人領導者。
4月9日,羅亦農一行乘上輪船,駛往上海。回國後,他參與領導省港大罷工。10月,奉命在北京主持黨校工作,為全國特别是為北方區培養了一批得力的幹部。12月,他再次來到上海,任江浙區委書記。在汪壽華等人的支持下,逐步建立起各重大産業部門的黨支部,迅速恢複了各種産業工會組織。
1925年10月,入黨不久的黃勵被黨組織選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她先從武漢趕到上海待命,然後從黃浦江碼頭乘舢闆至吳淞口,登上去海參崴的煤船。同船的106人中,有張聞天、王稼祥、烏蘭夫、吳亮平、孫冶方、沈澤民、伍修權、羅文炳等人,分别來自北京、天津、江蘇、安徽、江西、河南、山西、陝西、湖南、湖北等地。另有赴莫斯科開會的蔡和森、李立三等人,多為共産黨員。
這支隊伍,由俞秀松、胡彥彬、劉銘勳、朱務善、張琴秋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隊。11月10日,煤船抵達海參崴。然後,黃勵再換乘火車向莫斯科進發,于11月下旬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9年,在海參崴召開了第二次太平洋地區職工代表會議。黃勵和楊放之作為代表團成員,随鄧中夏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前往參加會議。會議決定,将太平洋地區職工代表會議書記處遷至海參崴,并創辦中、日、朝文版的《太平洋工人》月刊。黃勵和楊放之擔任中文版編輯,整天忙着趕寫文章,介紹江西、湖南紅軍的戰鬥情況,有時還應邀到附近工廠裡向工人介紹中國人民的革命情況。《太平洋工人》曾秘密發行到中國東北地區,有力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争熱情。
1931年10月,黃勵回到上海。她經分配擔任中國革命互濟總會主任兼黨團書記,并在滬西區日本紗廠開展工運工作,吸收女工參加滬西區工人文化補習學校學習。1932年,喜和紗廠全廠女工和滬西區工人一起,成立了“滬西區工人反帝大同盟”,堅持了兩個多月的反日總同盟罷工。
在滬期間,黃勵還承擔起援救被捕革命者、救濟被捕者家屬及死難烈士家屬的任務。為此,她在大夏大學創辦學生幹部訓練班,在日華紗廠開辦工人幹部訓練班,培養了一批骨幹。她依靠全體同志、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各種渠道,積極靈活地開展營救活動,使不少人免遭殺害,保存了革命力量。
1932年下半年,黃勵奉命調任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1933年4月,因叛徒出賣,江蘇省委接連遭到破壞,黃勵被捕。在獄中,她與敵人進行了堅決鬥争,誓死嚴守黨的秘密。7月5日淩晨,黃勵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義,時年28歲。
回顧上海作為紅色碼頭乃至源頭的曆史片段,可以清晰看到何為理想信念與初心使命,亦從一個側面闡釋上海何以成為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
(作者為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特約研究員)
鍊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article/share?id=37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