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步根海老師不算走得近,但也聽過他不少課,還在2021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一起在上海市莘莊中學參加《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他設計問題讓學生讨論,我則點評,我們還相約在下一年找另一本書來開展活動,但因故沒有如願,又打算繼續延遲到再下一年的讀書日。想不到,還未等到這一天,步老師不幸于2023年4月11日去世。
一年後的今天,《喚醒學生的經驗――步根海語文教育論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裡面收錄了他的教學論文,更多的是其教學實錄。這些實錄,涉及高中、初中、小學的各學段,既有經典短篇和整本書的閱讀教學,也有作文指導。其中有些篇目我已經讀過,有些則在尚未轉成文字時,還随堂聽過步老師的課。總體說,給人啟發處甚多。對于其意義,我想放在近日發生在上海語文界的兩件大事的脈絡中來加以讨論。一是5月19日,一代名師錢夢龍逝世;另一是5月23日,第16屆“上海市語文教學之星”評選結果揭曉。
步根海老師
先說第一件。錢夢龍老師在1980年評為上海市首批語文特級教師,1981年至1983年,他的“語文導讀法”漸趨成熟,在全國産生較大反響,教育局就開始讓他帶教一些青年教師。到了1980年代後期,我還在嘉定實驗中學工作,當時有位一直跟錢老師學習的青年教師進市區聽公開課,回來跟我們交流。不無感歎地說,開課老師的樣子,比錢夢龍還錢夢龍,可他卻并不是錢老師的徒弟。這位開課教師正是當時在複旦附中任教的步根海老師。他在課堂中對學生經驗的重視,他教學指導中的問題意識以及引導學生頗具智慧的思辨性探究,都能讓人從中看到錢夢龍影子。我現在想起來,我指導過研究生寫錢老師的論文,也指導過學生寫步老師的論文,最近一次是2019年,我的研究生寫步根海現代文閱讀教學研究。盡管論文寫得不算好,但她把步老師三次《簡筆與繁筆》的教學實錄轉寫成文字稿作附錄,在文中則進行了比較分析,還是有相當的價值。但直到今天,我卻還沒有想到要指導學生把錢老師的教學和步老師的教學,進行深入的比較分析,總結出一些共同規律以及各自個性化的内容。不過,因為“論集”的出版,促使我思考,我們今天已經不是傳統社會,所以有些思想的傳承,不一定非得從師徒關系尋找脈絡,而要從一個更大的共享的時代背景中,來發現這種淵源關系。
再說第二件。我是第一次當語文之星的評委,心裡還是有一點小激動。盡管我不參與論文和教學打分,但對選手的現場表現,他們圍繞話題的答辯和針對知識性問題的回答,還是充滿期待的。一路跟随下來,雖然選手們的表現總體不錯,但還是有遺憾。這種遺憾,也許是我的苛求。因為想到生前始終活躍在一線課堂的步老師,想到他當初也像一顆語文之星冉冉升起,于是當比賽中的問題在屏幕顯示時,我第一反應是,如果當初年輕的步老師站到台上,他會怎麼回答這問題?他又會怎麼來背誦古詩文句子?也許大家會反駁我,語文界有幾個人能獲得步老師的成就?但不說成就,就說有些素養吧,也是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那就是思想上有想法,知識上有積累。就目前來看,選手的回答太四平八穩,缺少自己的想法,而知識的積累,特别是古詩文背誦,還有待加強。
我看步老師《簡筆與繁筆》的教學實錄,一個最大的感歎是,他居然在曹楊二中的高一、高二和高三上了不一樣的三次公開課。而且根據不同學情,有着不一樣的教學引導。尤其是在其中一個年級,深入讨論了這篇文章的總論點。他根據文中的一些文字,篩選出四個選項,依次和學生一起讨論。比如:
A.文章的論點是簡筆與繁筆各得其宜,各盡其妙。
B.提倡簡練為文。
C.文章的繁簡不可以文字的多寡論。
D.文章要來自生活,發出真情,繁簡得當。
結果是,除開把C項淘汰後,最後和學生達成一緻意見,剩下三點都隻具有局部意義,需要再整合。怎麼整?步老師說,我的課結束了,你們回去自己整。一個連總論點都沒有概括出來的議論文公開課,有多少人敢上?有這樣的思路實在太大膽。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他在引導學生讨論那幾個觀點時,在彼此的論證或反駁過程中,思考的路徑被充分打開了。學生被深深帶入到語文的場域中,或者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帶入真實的情境中。
其實,想法也好,積累也好,最終步老師是以一個語文教育的實踐者,把學生,也把我們都帶進語文的事業中,讓參與其中的許多人都能内化為自己生命的一段真切體驗。如果說,現在參加各種語文教學比賽的青年選手有一種本質性的缺憾,那就是較少讓人看到來自心靈的生命體驗。那種真切的生命體驗,往往是以其本人的氣場呈現的。
隻有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才能理解大家一直贊歎步老師的記憶力超群的特點。比如他能夠背誦所教過的每一篇課文,他能夠說出坐過公交線路的每一個站名,他能娓娓道來吃過菜的每一道制作工序,他能記住許多熟悉者的手機号。因為對他來說,他能記住工作其間、生活其間的一切細微物事,既是在說明他記憶力過人,更是在展示他生命擁抱外部世界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在他所觸摸的感覺世界中被生動呈現的,照亮在他的語文課堂中,照亮在他咀嚼的語言文字中,也照亮在他的“語文教育論集”中。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光啟語文研究院)
鍊接地址:https://share.gmw.cn/wenyi/2024-05/30/content_37353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