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古代史研究新視野”系列講座第六期在文苑樓708舉行。本次講座的主題是西域敦煌。受範兆飛教授委托,浙江大學曆史系馮培紅教授和複旦大學曆史學系餘欣教授應邀發表專題報告。講座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分别由陳大為教授、張安福教授主持。北京師範大學曆史系趙貞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遊自勇教授和上海師範大學曆史系董大學老師進行評議并參與讨論。
馮培紅教授主講的題目是“從西域到中土:中古粟特魚氏研究”。1999年山西太原虞弘墓發掘面世,墓志記載虞弘為西域“魚國尉纥驎城人”。其墓葬石椁雕刻圖像中有明顯的祆教及中亞元素。對于魚國及尉纥驎城的具體位置、虞弘的族屬,學界衆說紛纭,觀點各歧。馮培紅首先從虞弘墓的墓志談起,先剖析虞氏族屬問題,總結分析各家觀點,他認為,在這些說法中,粟特說比較占上風。繼而,他從史籍、詩文、墓志、碑刻中全面搜集魚氏材料,考察中古時期魚氏人物在全國範圍内的分布。馮培紅指出,從十六國至唐五代,魚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與地方管理,在中古政治史上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随着各時代的政治風浪而屢遭打擊,展現了魚氏族群的勢力發展與升降沉浮。經過中古時期的民族遷徙及與中國社會的交互融合,出自蔥嶺以外的西域魚氏逐漸融入到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