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上半葉,俯瞰四川路橋與上海郵政總局全景(數字彩色複原技術)。隻見橋下舟船來來往往,有舢闆船、帆船和西式渡輪一同航行于吳淞江上,橋上和北街道上腳踏車、現代汽車、傳統黃包車穿梭不停。視覺中國 供圖
1843年,上海成為通商口岸,逐漸由一個普通的沿海縣城發展為國際化大都市。180年來,在曆史滄桑變遷和文明交流互鑒中,上海實現“蝶變”,成為世界城市發展與全球化進程中的獨特樣本。
近代上海,以商興市,以港興市。近代中國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輪船招商局航線向東至美國,向西過南洋經蘇伊士運河直抵倫敦。到1864年,上海進出口貨物量占到全國的五成以上。
上海之所以在沿海通商城市中脫穎而出,一個因素是優越的地理環境。上海是河岸、海港,地處長江入海口和中國海岸線中點,是貨物運輸的主航道,背靠盛産茶葉、絲綢的長三角腹地。
同時,江南地區開放、理性和重視教育的傳統,富庶的商業文化傳統,涵養着追求變革與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氣質。
此外,由一座江南縣城一躍成為多功能的經濟中心城市,還與上海較長時期保持和平穩定的狀态密切相關。
這些因素不僅是城市成功的基因,也是上海騰飛的動力。由此,上海在東亞城市中最早轉型,開風氣之先,一步步建立起新規則、新制度和新秩序。
一座樞紐型城市先鋒城市
近代以來,上海的市政建設長期處于亞洲領先水平。
1862年,上海建立排水系統;1870年起,大北電報公司開始鋪設上海到香港、長崎的海底電纜;1876年,中國第一列火車從蘇州河畔駛向吳淞。
1882年,在南京路31号,全球第三個發電廠建成,點亮了外灘南京路的街燈;又過了一年,兩江總督李鴻章打開黃浦江邊的引水閘門,上海進入“自來水時代”。
自19世紀60年代起,外灘地區從港區逐步發展為城區,成為城市的新景觀。外灘的繁華以及蘇州河兩岸的變遷,見證了中華民族與世界接軌的滄桑曆程。
與之相伴,遠洋航運的發展進一步讓上海成為一座樞紐型城市,成功地将中國與世界聯系在一起。
長期保持和平安甯的局面,追随世界潮流,集聚各地各類人才,積極發展商貿和制造業,使上海一躍成為一個工商業并重的大都市。
1895年至1911年,在上海新辦的民族工業企業為112家,占全國總數的1/4。一戰期間,外資勢力大為受挫,上海出品的棉布、面粉成為中國最早輸往歐洲的大宗工業品。此後,簡氏兄弟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榮氏的申新紡織、福新面粉集團,劉鴻生企業集團等相繼湧現。
1933年,上海工業資本額占全國12個大城市總和的60%,生産淨值占全國總産值的66%。上海成為近代中國工業化的先鋒城市。
在此大背景下,上海的工人階級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21年,上海工人有50多萬,占全國工人總數的1/4。深受壓迫的工人階級,具有極高的革命性。工人們公開宣稱政治訴求:“吾輩數十萬工人,願犧牲生命,為學界商界後援,與野蠻的強權戰。”罷工的目的,是“格政府之心,救滅亡之禍”。
上海發達的媒介網絡,為馬克思主義的早期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
1899年,上海廣學會創辦的《萬國公報》,第一次提到馬克思和恩格斯。1903年,上海廣智書局出版的《近世社會主義》,系統地介紹了社會主義學說,介紹馬克思的生平活動,并稱其為“一代之偉人”、其學說為“社會主義定立确固不拔之學說”。1907年,上海世界社《近世界六十名人》刊登馬克思肖像,後來被第一部中文全譯本《共産黨宣言》用作封面。
20世紀20年代初的上海,日益成為先進知識分子的集聚地與活動中心。魯迅言:“北京雖然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但自從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們,風流雲散以來,一九二〇至(一九)二二這三年間,倒顯着寂寞荒涼的古戰場的情景。”相形之下,上海的政治、文化環境要寬松得多,文化事業發達,中外聯系廣。
以出版印刷為例,上海是中國譯介西學、傳播知識的重要窗口。号稱“中國三大書局”的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和世界書局,都集聚在上海福州路上。上海是近代西學傳播中心,而後發展為中國現代文化和娛樂業的策源地,成為電影之都、音樂之都、藝術之都。
作為中國的工業、金融、貿易、科技、航運、文化、出版、教育中心,作為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的中心和中國工人階級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具備馬克思主義政黨産生的各方面條件。中國共産黨在上海成立,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結果。
一座多功能城市人民城市
作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近代上海的崛起以一種新的經濟力量,重構江南地區的經濟社會人文秩序。
20世紀初期,就有人把這種互動中的重構不無誇張地稱為普遍的“上海化”。換句話說,此前的上海是“江南的上海”,此後的江南則成了“上海的江南”。此話雖有誇張之嫌,但無形中道出了上海在江南文化版圖中地位的變化。
從一定程度上說,海派文化是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結晶。上海接受外來的先進技術、文化等,将其吸收、消化後,提煉為開放、創新、多元、寬容、絢麗多彩的城市氣質。有人曾給出這樣的觀點:“在上海,世界主義和民族主義并不相互排斥,而是恰恰相反。”
不過,近代上海并不僅是“溫婉和順”的。在強敵壓力下,上海每每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性、革命性。日軍侵華所激發的民族主義浪潮使得上海成為抗日救亡的中心,《義勇軍進行曲》就誕生在上海。
上海也是一座富有同情心的國際化大都市。二戰期間,上海向海外難民伸出了援手。以饒家駒為首的國際人士建立南市難民區,創造了戰時保護平民的“上海模式”,并在戰後促成國際人道法——日内瓦第四公約的誕生。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城市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多功能中心城市轉變為制造業中心和重工業基地,成為服從國家建設、服務内地的工商業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到1956年1月,上海203個行業的88093家資本主義企業全部實行公私合營。
1958年,國務院将江蘇省松江行政專署管轄的上海、嘉定等10縣劃歸上海市。上海市域面積從618平方公裡增至6185平方公裡。這為後來上海的騰飛奠定了空間基礎。
1963年,上海提出建成先進的工業基地和先進的科技基地的目标。在氣象、火箭、導彈、核電站、人工合成胰島素等方面進行科研攻關,推進嘉定科學城和闵行、桃浦、彭浦、吳泾、高橋、漕河泾、安亭工業區的建設。
與之相伴,“上海制造”成為這座城市的驕傲和名片。上海牌手表、永久牌和鳳凰牌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海鷗牌照相機、恒源祥絨線等風靡全國。有統計顯示,20世紀90年代前,上海名牌約占全國的80%。
1980年,上海仍保持GDP全國第一,但也出現了“5個全國倒數第一”: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建築密度、人均居住面積、車輛事故和三廢污染嚴重。于是,上海開始調整産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方案。
1984年,上海被列入國家第二批對外開放城市。人們逐漸達成共識:上海應該由工業城市轉變為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并重的多功能國際大都市。
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浦東。這在上海城市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浦東成為國際資本投資的熱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标志。
浴火重生的上海進入發展快車道,諸多開風氣之先的“第一”相繼誕生: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第一隻股票,第一塊批租的土地……
2000年,上海GDP是1990年的15倍,年均遞增20%,上海市民“甯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觀念開始改變。
同時,上海堅持開拓性、堅韌性、操作性有機統一,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産業結構不斷調整提升。
在城市建設方面,舊城更新加速,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工業鏽帶蛻變為生活秀帶、創業繡帶,低矮的花園洋房和玻璃幕牆的摩天大廈相映成趣。2018年起,舊城改造從“拆改留并舉,以拆為主”轉變為“留改拆并舉,以保護為主”。
此外,上海市政府提出1000個公園的建設方案,“一江一河”百裡步道貫通,真正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
在城市發展戰略層面上,上海先是明确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的目标,後又加上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标。2014年,黨中央賦予上海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新使命。由此,“五個中心”布局正式形成。
2001年,國務院批準洋山深水港建設,并于2005年開港。洋山深水港的建成,改變了世界航運版圖,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随着上海世博會召開以及“三港”(海港、空港、信息港)、“三網”(軌道交通網、高速公路網和内河航道網)、“兩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同時推進,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上海結束了連續十幾年的GDP兩位數增長,率先轉向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賽道。
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挂牌運行。這是繼經濟特區、開發區、産業園區之後的又一個重要改革創新平台,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世界經濟複蘇注入正能量。
上海堅持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貿易樞紐功能不斷增強,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高,躍升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口岸城市。2021年,上海口岸貿易額達10.1萬億元,貨物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4萬億元。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國家級平台。上海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進博會,第六屆進博會更是創多項“曆屆之最”……
今天的上海,已顯現出一座全球城市的景象。上海身上有其他全球城市的共性,但并不是簡單的翻版,而有着鮮明的特色。這個特色是由中國國情和曆史文化傳統所決定的,也是由上海自身發展的奮鬥曆程所鑄就的。
如果要總結180年來上海都市化發展的密鑰,應該是開放、創新、包容。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上海正朝着宏偉目标昂首邁進,世人将見證這座城市更多的新奇迹。
思想者小傳
蘇智良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兼任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文史資料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等。
鍊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3-11-14&id=362660&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