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 | 邵雍:中國式現代化的 曆史邏輯、科學内涵和世界意義

發布者:肖文鑫發布時間:2023-03-14浏覽次數:615

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邏輯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傳承至今而從未中斷的文明,但是從1840年鴉片戰争開始,英國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一次次地戰敗簽約,割地賠款,讓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清末新政均以失敗告終。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辛亥革命後發端的新文化運動掀起了近代中國的一場思想解放。五四運動爆發,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産黨誕生,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重任,落到了中國共産黨的身上。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為了創造實現現代化的根本社會條件,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4年8月23日,毛澤東在會見美軍觀察組成員謝偉思時論及中國的工業化即現代化問題,他說:“戰後中國的工業化,隻有通過興辦自由企業和得到外資的援助才能做到……(美國)無須擔心我們不給予合作,我們應當合作。”1945年3月13日,毛澤東在會見謝偉思時又指出,農民問題是中國未來的基本問題。除非在解決農業問題的基礎上,中國工業化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國必須實行土地改革和民主,中國共産黨的政策将給中國帶來民主和堅實的工業化的手段。同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中國工人階級的任務,不但是為着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鬥争,而且是為着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鬥争。”1949年2月,毛澤東與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會談時首次提及“現代化”這一概念,他說未來的國家“要建設嶄新的、現代化的、強大的國民經濟。”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再次提出“現代化”。他指出:“我們已經或者即将區别于古代,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們的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地向着現代化發展的可能性。”這表明中國共産黨在即将領導完成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曆史任務之時,就開始關注實現現代化的曆史使命。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與國民經濟體系,邁出了社會主義建設堅實的步伐,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新中國成立時,現代工業産值在全部工農業總産值中隻占17%,鋼産量隻有15.8萬噸。人均國民收入隻有27美元,不足亞洲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當時,美國則達到1453美元。新中國成立後,從1953年開始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為起點,迄今已經走過了70年的奮鬥曆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957年,毛澤東提出要“将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國家”。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四個現代化”戰略目标的第一次完整表述。1964年,周恩來在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上,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1963年,朱德明确提出:“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真正建成社會主義,我們要找出一條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1965年年底,朱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次擴大會議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過去我們是學習蘇聯的經驗,現在我們要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中國共産黨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1979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英中文化協會執行委員會代表團時,首次提出了“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概念。他說:“我們定的目标是在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這個新說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3月30日,他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明确提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鄧小平強調:“我們當前以及今後相當長一個曆史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一句話,就是搞現代化建設。能否實現四個現代化,決定着我們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

同年12月,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用“小康之家”來比喻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要實現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從此,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實現小康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階段性目标。

在中共十二大通過的黨的總任務、中共十三大通過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都有“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内容。中共十三大提出我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其中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實現小康是階段性的目标。中共十五大還提出了21世紀前半葉“新三步走”的發展目标。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11位,2007年躍居世界第3位,2010年躍居世界第2位,實現了從生産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2的曆史性突破,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的曆史性跨越,加上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産黨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實施的科教興國、人才興國、鄉村振興等戰略,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戰略支撐。同時,有力推進了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動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特别是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2013年到2021年,我國年均實際經濟增速達6.6%。2021年我國GDP突破110萬億元,達114.4萬億元(2012年是54萬億元),   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2012年是11.3%)。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39800元,提升到2021年的8.1萬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躍升至35100元(其中農村居民為18931元,城鎮居民為4.7萬元),與2012年的16500元相比翻了一番多,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

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内涵

中國式現代化當然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那就是以工業化為核心,以信息化、科技化為未來導向,以全球化、開放化為基本态度,以實現經濟工業化、社會城市化、文化理性化為目标等。西方的現代化,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的水平用了200多年。我們是後來居上,我國的發展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并聯疊加發展的。

在工業化方面,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20.9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7.3萬億元,年均增長6.3%,遠高于同期全球工業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還是制造業、貨物貿易、外彙儲備第一大國。中國港口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分别占八席和七席。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從2012年的24.42萬億元增加到39.10萬億元。2017年起,我國貨物貿易總額連續五年保持世界第一。

在城鎮化方面,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從城鄉來看,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7%(2012年為53.1%)。發達國家在80%到90%以上。截至202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達16.91萬公裡,對2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覆蓋率超過98%。全國高速鐵路運營裡程超4萬公裡,占世界高鐵運營裡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對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覆蓋率超過95%。204個縣跨入高鐵時代。

在農業現代化方面,十年來,谷物總産量穩居世界首位。在人口保持增長的情況下,2021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3公斤,連續多年超過國際上通常認為的400公斤糧食安全标準線。肉、蛋、菜、果、魚等重要農産品産量穩居世界第一。中國人用世界9%的耕地解決了世界近20%人口的吃飯問題,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已是世界第一灌溉大國,全國有效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2.4億畝發展到2021年的10.37億畝,截至2022年11月,全國耕地灌溉率高達5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8倍。目前正在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在信息化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國累計建設開通了5G基站231萬個,實現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0.67億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需要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更要符合本國國情,具有本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本國國情的鮮明特色。從中共二十大報告中能看出中國式現代化有以下五個特色: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迄今為止,全球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不超過30個, 人口總和不超過10億,而21世紀的中國擁有14多億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18%,超過前兩批國家人口的總和。這不僅是人口數量的簡單增加,更對人類文明進步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貢獻。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涉及富裕後的公平正義問題。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帶來了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社會分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社會兩極分化作為資本主義“絕對的、一般的規律”。中國式現代化全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主動解決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問題,堅決防止兩極分化。十年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5:1。史無前例的脫貧攻堅戰曆時8年,于2020年底實現9899萬人口脫貧,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曆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當時全球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貧困線上掙紮。2021年,中部、西部地區生産總值分别達到25萬億元、24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為22%、21.1%(2012年是21.3%、19.6%),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高于東部地區。東部與中、西部人均地區生産總值比分别從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涉及發展後的價值問題。中國在注重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涉及主客體關系問題。西方國家的現代化以資本增值為價值導向,堅持資本至上,發展為資本增值服務,走的是“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必然造成人與自然的緊張狀态。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确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核心理念,力求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建設一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使得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同步進行。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擺上重要位置,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2021年,中國339個地級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比率達到87.5%,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達到84.9%,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了34.4%。十年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從68.5%下降到56%,森林覆蓋率增長到24.02%,沙化土地重點治理區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不同于西方通過殘酷殖民、野蠻掠奪甚至侵略他人來實現資本原始積累,攫取超額利潤,開拓所謂的“海外事業和海外市場”,不斷以資本力量攫取全球資源,通過對外戰争轉嫁國内種種危機。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旗幟,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與各國互利共赢,倡導“一帶一路”建設,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目前,與中國建交國家總數達到181個,同110多個國家的地區組織建立夥伴關系。中共二十大把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等内容寫進了黨章。

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中國的現代化起步晚,起點低。新中國成立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迹,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開辟了廣闊前景。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大為增強,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指導思想日益明确,奮鬥目标更加堅定。實踐表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與“知行合一”的實踐觀。它借鑒吸收了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另一幅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态”。“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态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範”,為他們提供了全新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邵雍,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特約研究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