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 | 蘇智良:180年來,上海騰飛的動力在哪裡

發布者:肖文鑫發布時間:2023-05-17浏覽次數:223


上海城市成長的曆程,可以說是近代中國浮沉嬗變的縮影。180年來,上海經曆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就人口而言,從23萬發展到2500萬;城市面積更是擴大了百倍,從一個普通的江南小城躍升為充滿活力的全球城市。

「釋放魔力」

近代上海,以商興市,以港興市。近代第一家官辦的輪船公司——輪船招商局航線逐漸覆蓋大半個地球,向東至美國,向西過南洋經蘇伊士運河直抵倫敦。縱橫交錯的航線,都連接到了一個點——上海。

法國使臣刺萼尼在遊曆中國各個沿海口岸之後,向路易·菲力浦國王報告:“上海的地位,比起福州、廈門、甯波更為優勝……至于我們所欲購的貨物,像生絲、綠茶之類,均可于上海低價購得之。”到1864年,上海進出口貨物占到全國的五成以上。

上海在沿海通商城市中脫穎而出,一是基于優越的地理因素,二是源于江南地區開放、理性等傳統。上海是河岸海港,地處長江入海口和中國海岸線的中點,貨物運輸的集散地,并背靠盛産茶葉和絲綢的長三角腹地。同時,重視教育與傳統富庶的商業文化傳統,涵養着追求變革與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這些因素不僅是城市近代化的基因,也是上海騰飛的動力所在。

「引領潮流」

甲午戰争之後,清政府逐步開放民間私人資本投資現代工業。上海保障人身和财産權利,成為投資和事業發展最具吸引力的城市。1895年至1911年,在上海新辦的民族工業企業達112家,占全國總數的1/4。

一戰期間,外國資本在華勢力大為受挫,民族資本趁機崛起。上海出品的棉布與面粉成為中國最早輸往歐洲的大宗工業品。此後,簡氏兄弟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榮氏的申新紡織集團、福新面粉集團,劉鴻生企業集團等日益活躍,助推上海一舉成為中國近代工業化的先鋒城市。

作為一個崛起中的開放城市,上海深受世界潮流的影響,并以從西方那裡學來的經驗用來迎擊西方的侵略。這座城市,也是民族意識最早覺醒、革命動員最為廣泛的城市。孫中山從事革命40餘年,曾先後27次到上海。他長期居住在莫裡哀路29号(今香山路7号),從辛亥革命、籌組南京臨時政府、撰寫《建國方略》到确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促成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這些活動都與上海相關。

1919年,擁有衆多良港和定期郵船的上海,成為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始發地。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陳毅、聶榮臻等1700人從上海出發,逐漸成長為中國革命的棟梁之材。

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産黨組織在老漁陽裡(今南昌路100弄2号)誕生。中共中央在滬指導中國革命長達12年,上海成為東方共産主義運動的中心城市。1925年規模空前的五卅運動,蔓延到全國28個城市;上海的中共黨員,從5月時的900多人增加到年底的1萬多人。

江南文化的浸潤、海派文化的生長使得上海成為近代中國的文化中心。魯迅的雜文、郁達夫的《沉淪》、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夏衍的《包身工》、田漢的話劇《名優之死》,以及電影《風雲兒女》《大路》《漁光曲》《桃李劫》《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等,這些深入關切家國命運、民衆疾苦之作,均誕生于上海。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進入第一個高速發展階段。一方面,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相繼突破200萬、300萬兩個大關。另一方面,獨具特色的摩天大樓、花園洋房鱗次栉比,形成萬國建築博覽會;書場、舞廳、酒店、旅館、影戲院、照相館、百貨店、遊樂場、運動場等公共娛樂業迅速增加,電影院的數量甚至超過了巴黎。

上海還是抗日救亡的中心。悲壯的淞滬會戰,盡管未能阻擋侵略者的鐵蹄,但留下了氣吞山河的史迹。太平洋戰争爆發後,日軍占領整個上海,實行殘暴的恐怖統治和經濟統制。然而,上海人民從來沒有停止過抗争。

「融入全球」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工人階級當家作主。由于特殊的國際環境,上海城市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多功能中心城市轉變為制造業中心和重工業基地,由開放的外向型城市轉變為服從國家建設、服務内地的工商業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到1956年1月,全市的203個行業88093家企業一次性全部實行公私合營。

1958年,國務院将江蘇省松江行政專署管轄的上海、嘉定、松江等10縣劃歸上海市,市域面積從618平方公裡增加到6185平方公裡,為後來上海的騰飛奠定了更廣闊的空間基礎。

1963年,上海正式提出建成先進的工業基地和先進的科技基地的目标,開啟氣象、火箭、導彈、核電站、人工合成胰島素等科研攻關,推進嘉定科學城和闵行、桃浦、彭浦、吳泾、高橋、漕河泾、安亭工業區的建設。

與之相伴,上海成為國家财政收入的台柱,“上海制造”成為這個城市的名片。上海牌手表、永久和鳳凰牌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海鷗牌照相機、恒源祥絨線等風靡全國。20世紀90年代之前,上海名牌約占全國的80%。此外,上海工業産值曾占全國的1/2,貿易總額占全國的1/4,财政收入占全國的1/6。

浦東開發開放以來,上海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1995年,地鐵一号線全線通車。經曆20多年的奮鬥,上海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和行駛車輛數達到世界第一。2005年,洋山深水港開工建設;2010年,上海世博會驚豔世界;2013年,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行;2021年,上海進出口額突破4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口岸城市。

上海的成功,在于風雲際會乘勢而動,在于追求卓越的雄心與勇氣,在于國家支持與世界惠顧,在于睿智的前瞻規劃,更在于千百萬勤勞、智慧、理性的上海人的不懈奮鬥。要而言之,上海近代以來的成功奧秘就是開放、創新、包容。

(作者: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蘇智良)


鍊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11815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