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聞網:數字人文研究怎麼做?上師大成立的這個研究中心準備從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開始

發布者:邵明傑發布時間:2020-11-25浏覽次數:201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2020年11月24日

标題:數字人文研究怎麼做?上師大成立的這個研究中心準備從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開始

記者:王蘊玮


本網訊(記者 王蘊玮)新技術如何更好支持人文學科的學術發展?怎樣更好實現科技與人文社科研究的深度融合?

11月23日,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的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上,來自國内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台灣中研院和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文博機構的數十名專家學者圍繞在數字時代發揮人文學術優勢、實現科技與人文社科研究的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等問題展開交流。

同時,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數字人文研究經驗,與會學者們在論壇上就數字人文研究理論與方法、曆史與現狀、發展方向及發展模式等議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哈佛大學原教務長、數字人文項目領導人、東亞系講座教授包弼德指出在數字人文研究、項目的發展過程中應該擁有共享數據的精神,能夠提供一套通用的基礎數據,應該有充足的時間和經費、注重學生培養、重視數據安全并将數據向公衆開放。

倫敦大學學院原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西蒙在主旨演講“全球的數字人文 中國的數字人文”中表示,數字人文中心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數字人文的研究領域極為廣泛,需要人文、藝術學者和工程科學、圖書館學、計算機學科和社會學科等多門學科的研究者進行密切協作。西蒙認為,數字人文是人文和技術的連接,兩者之間是平等的夥伴關系,而非一方服從于另一方,二者的聯合能夠讓我們解決一些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使用更多的數據可以讓我們從多個角度提出這些問題,提出更新穎、更高質量的問題,同時也能讓我們擁有更多可以使用的資源,直接獲取數據源或者将各類資源結合起來。

關于學校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上師大副校長陳恒表示,中心成立後将繼續推進諸多文史專題數據庫建設,組織實施“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平台”建設,研發數字人文研究工具,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的發表與出版,推動國内外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構建科學、合理的數字人文人才培養體系,希望通過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的不懈努力,和與國内外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密切協作,将中心建設成為一個集數字人文平台、專題數據庫、研究工具、學術研究與交流、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高水平研究機構。


鍊接地址:http://m.shedunews.com/msite_1/con/2020-11/24/c4494.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