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到 2020年11月23日
标題: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
記者:朱曉芳
今天,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将推進諸多文史專題數據庫建設,推動國内外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構建科學、合理的數字人文人才培養體系。
來自哈佛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文博機構的數十名專家學者受邀出席了今天同步舉行的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數字化加快推進的時代背景下,“數字人文”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文化開發能力體系,形成影響深遠的潮流。
“數字人文”不僅提升了人文研究工作效率,拓寬了研究空間,更重要地是給人文研究注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式。
今天同期舉行的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上,來自國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文博機構的數十名專家學者圍繞着數字時代如何發揮人文學術優勢,回應時代、社會重大關切,使人文社科研究能夠結合數字技術、方法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最新進展,實現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學者們還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數字人文研究經驗,就其研究理論與方法、曆史與現狀、發展方向及數字人文項目發展模式等議題進行了集中研讨。
哈佛大學原教務長、數字人文項目領導人、東亞系講座教授包弼德從建立“中國曆代人物傳記數據庫”(CBDB)、“中國曆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等中美合作數字人文項目中所收獲的豐富啟示談起,他認為在數字人文研究、項目的發展過程中應該擁有共享數據的精神,能夠提供一套通用的基礎數據,應該有充足的時間和經費、注重學生培養、重視數據安全并将數據向公衆開放。
倫敦大學學院原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資深教授西蒙的主旨演講《全球的數字人文 中國的數字人文》則指出:數字人文中心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數字人文的研究領域極為廣泛,需要人文、藝術學者和工程科學、圖書館學、計算機學科和社會學科等多門學科的研究者進行密切協作。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恒介紹,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後,将繼續推進諸多文史專題數據庫建設,組織實施“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平台”建設,研發數字人文研究工具,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的發表與出版,推動國内外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構建科學、合理的數字人文人才培養體系。希望通過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的不懈努力,和與國内外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密切協作,将中心建設成為一個集數字人文平台、專題數據庫、研究工具、學術研究與交流、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高水平研究機構。
為推動交叉融合,上海師範大學還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等新平台的相繼建立,更好地整合科研力量,促進科技前沿與人文學科的深度融合。
鍊接地址:http://static.zhoudaosh.com/public/share/news.html?url=http://static.zhoudaosh.com/files/cnews/2020/20201123/CF4A263174F76F8718216D0B793FA8B13DE7D076976F3A901C449B71EB4132C3/4.html&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