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點
世界近現代史博士點目前共有博士生導師4人,分别招收4個專業方向的博士生即張忠祥教授的非洲史、劉子奎教授的美國史、洪慶明教授的西方社會文化史及周春生教授的近代早期歐洲史。
張忠祥教授是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世界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非洲史和中非關系,出版《尼赫魯外交研究》、《中非合作論壇研究》、《列國志馬裡》等著作。開設《非洲史專題研究》和《中非關系史專題演講》等課程。
劉子奎教授是世界史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主要研究美國外交史、防擴散政策史和中美關系史等。在《曆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肯尼迪、約翰遜時期美國對華政策》等著作。主要開設《國際關系史》、《美國外交史》、《中美關系史》等課程。
洪慶明教授是世界史學科外國史學史與史學理論方向博士點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為18世紀法國政治文化史和西方城市史。在曆史學主流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開設《歐洲近代文明進程研究》《西方城市史研究》《法國政治文化史》等課程。
周春生教授是世界近現代史博士點的帶頭人。主要研究文藝複興史。出版《悲劇精神與歐洲思想文化史論》、《馬基雅維裡思想研究》等專著。發表論文多篇。開設《14至17世紀歐洲政治思想研究》、《中西比較思想研究》、《文藝複興專題研究》等課程。
所屬博士點的博士生在高教、文化、外交、相關事業單位等的就業狀況十分理想。
碩士點
世界近現代史碩士點設有4個研究方向,帶頭人為張忠祥教授。該碩士點學術力量雄厚,梯隊合理,現有碩士生導師11名,其中6人為博導。
一、非洲史方向:
張忠祥教授,博導,教育部“區域和國别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出版《馬裡》和《中非合作論壇研究》等著作,在《史學理論研究》、《西亞非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主要研究非洲史與中非關系。
劉偉才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南部非洲、非洲曆史和非洲經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在《西亞非洲》、《世界曆史》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著有《20世紀非洲經濟史》(合著)等。
二、美國史與國際關系史方向:
劉子奎教授,博導,主要研究領域有國際關系史、美國對外政策、中美關系等。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别資助等項目,并在《曆史研究》、《美國研究》和《史林》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出版《肯尼迪·約翰遜時期的美國對華政策》和《20世紀東西方關系》等著作。
蔡萌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研究方向為美國早期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史。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曆史系、美國托馬斯·傑弗遜國際研究中心訪學。在《世界曆史》、《美國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多篇,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
劉義勇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曾到美國耶魯大學曆史系交流訪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外交史和國際關系史,在《曆史研究》、《世界曆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李文碩副教授,畢業于廈門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外國城市史與史學史,擔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秘書。在《世界曆史》、《美國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三、歐洲近代文明史方向:
洪慶明教授,博導,長期從事歐美近現代史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有西歐近代社會文化史和歐洲近代文明進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教委等科研項目,在《曆史研究》、《世界曆史》等雜志上發表相關論文十餘篇,并翻譯出版了《私人生活史》(合譯)、《法國大革命的降臨》等多部譯著。
黃豔紅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法國近代史、史學理論和史學史,兼任中國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副秘書長,出版專著《法國舊制度末期的稅收、特權和政治》,在《曆史研究》《世界曆史》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
四、英國史與英國城市史方向:
陸偉芳,教授、博導。在《世界曆史》《史學理論研究》《學術月刊》《史學月刊》《光明日報》上發表論文數十篇,著有《英國的智慧》等4部著作等。在研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一項,主要研究英國城市史和婦女史。
梁民愫教授,中國史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世界近代史學會理事,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出版專著與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研究成果獲得多項獎勵。
李新寬教授,博導,主要研究近代早期英國經濟史和社會史,2014年至2015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做訪問學者,主持完成全國社科基金1項,在研2項,出版《國家與市場——英國重商主義時代的曆史解讀》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世界近現代史專業開設歐洲文明史、國際關系史、非洲史研究等課程。
畢業生就業去向:高校科研單位、行政事務管理及中學教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