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雜志社社長、《編輯學刊》雜志主編孫歡女士應邀為碩士研究生講解文字規範

發布者:樊霞發布時間:2017-06-21浏覽次數:1437

2017616日上午930開始在文苑樓804室,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咬文嚼字》雜志社社長、《編輯學刊》雜志主編孫歡女士應邀為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新聞學碩士研究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文字規範說要》的精彩講座。講座從大量的錯誤示例入手,使同學們直觀地感受到規範文字使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場許多有志于從事文字行業的同學們紛紛表示,孫老師在講座中傳遞的知識基礎為他們将來成為負責任的文化傳播者奠定了基礎,受益匪淺。本次講座由新聞學學科帶頭人錢曉文教授主持。

  

IMG_1874_副本

主講人孫歡教授

IMG_1927_副本

主持人錢曉文教授


本次講座的内容主要圍繞字、詞、句的規範使用展開。第一,規範文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孫老師首先從法國人對法蘭西文化的愛護談起。在法國,國家法律明确規定所有廣告、路标、店招都以法文為主,引進品牌的文字不能大于法文文字。而我國國内對中文的保護力度則相形見绌。漢字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擁有着獨特的魅力。了解它、尊重它、正确且規範地使用它,是每一位文字工作者、文化傳播者的立身之本,需要時刻銘記在心且身體力行。

孫老師指出,一名好的編輯需要具有優秀的判斷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文字能力。出色的文字能力往往建立在規範使用文字的基礎上。文字的規範主要由字、詞、句、标點、數字五大要素構成。首先要正确,其次要規範。正确地使用文字是對普通人的一般要求,而規範使用則是文字工作者的最低标準。

  

IMG_1853_副本

孫老師為大家展示錯誤标語

  

第二,錯字與别字的區别與表現。用字要正确,首先就要不寫錯别字,那麼錯字和别字的區别在哪裡?面對迷惑不解的同學們,孫老師解釋道:“錯字是本無其字,被人硬造出來的;别字是本有其字,但是張冠李戴。”兩者最根本的區别就在于是否存在。

目前錯字百出的廣告标語、橫幅依然屢見不鮮。孫歡老師展示了部分錯誤典型,如派出所的“打黑必嚴,除惡勿盡”、商場的“公共場所,嚴謹扒竊”等等,她提醒同學們,日後若從事文字工作,對經手的所有文字作品都要進行嚴格的審視,不能犯低級錯誤。

錯字主要分為商标錯字、名人手書錯字以及常常以假亂真的電腦錯字,其中蘇州“采芝齋”的“采”、“家樂福”的“家”字都是比較典型的錯誤。别字主要分為音擾别字、形似别字和義混别字。孫老師指出,了解了漢字背後的含義、典故的出處就能夠有效地減少錯别字的出現,從而達到用字正确的目的。

t013111871828e9d0f0TB1Z9qcGFXXXXcdXXXXXXXXXXXX_!!0-item_pic

  

第三,規範使用文字的基本要求。孫老師提出了具體要求:不濫用繁體字、異體字;不延用二簡字、舊形字、舊譯字;不亂用自造字。要達到這些要求,編輯們就要做到熟記詞形、吃透詞義,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辨析詞用,不至于用錯字詞,贻笑大方。同時還要注意避免使用滞後詞語。孫老師介紹說,《咬文嚼字》的編輯都需要準備三本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漢語大辭典》。她提醒大家,日後無論是從事文案工作、教育工作還是文字編輯工作,都需要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

第四,需要有清醒的語言過濾能力。孫老師認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負責任的編輯,需要有清醒的語言過濾能力,不能被習慣用語、網絡用語蒙蔽,要為讀者過濾掉病态語言、泡沫語言、暴力語言和低俗語言。造句時要做到意思清楚、結構完整、搭配合理,避免出現蚯蚓現象。蚯蚓現象指當一句口号、一個标題被人為地斷開,意思就會産生變化,甚至與原意南轅北轍。

  

IMG_1861

講座現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