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應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邀請,上海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仲年作客我院,在文苑樓708室展開了一場題為“導演藝術的美學内涵”的精彩講座。講座由齊青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師及研究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張仲年教授的講座圍繞戲劇藝術中的“導演”與“美學”兩個關鍵詞展開,張仲年首先就“導演”一詞的産生與釋義進行了講解,并從戲劇導演美學中整體美的表征與特色角度進行了闡述。張仲年認為,在中國,“導演”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陸潔創辦的《影戲雜志》中,将導演的根本任務歸結為“排戲”,即是将劇本由抽象的、隐而不見的狀态轉換為舞台上具體的實際的生命,換言之,把各種不同的藝術有機地融合為一種現象。他認為,19世紀戲劇演出構成因素越來越多,風格樣式也五彩缤紛,因此必須有一人全面控制一出戲。這時就需要有完整的導演構思,需要對各門藝術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其形成舞台藝術的整體美。随後,張仲年以戲劇導演美學争鳴為經,以其美學的流變與革新為緯,對中國戲劇導演美學的發展曆程進行了厘清與辨析。最後,張仲年對當代戲劇的新形态進行了闡釋,認為,時代不斷發展,舞台上的真實也随着觀衆真實觀的變化而變化。随着科技的急速發展,舞台上也出現了大量運用數字化布景的多媒體戲劇。在美學上傾向于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以寫意為主、再現與表現相結合,以表現為主、民族化與現代化相結合,東西文化趨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