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此書的出版,絕不僅僅是特級教師方案和經驗的彙編,更是對上海市二期課改以來中學曆史教育探索與創新的回顧與總結,彰顯着既百花齊放又凝神聚力的上海智慧。
由上海師範大學曆史系蘇智良教授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曆史教研員於以傳老師主編的《怎樣上好曆史課——來自上海市特級教師的方案和經驗》一書最近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22名上海“現役”曆史特級教師圍繞“怎樣上好曆史課”這個核心問題,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既要講理性和智性,也要講人性和詩性”,要有“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的境界;要“啟迪智慧、點悟人生”;要“營造有思想、有文化的精神殿堂”;要“關注‘人’的意義和價值,建立一種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的教學”“教學立意必有良心之取向”。“人”在特級教師心中是最核心的價值所在,通過曆史教學,借助史料還原鮮活的人和真實的曆史場景,既幫助學生養成對曆史中人和事同情理解的自覺,也形成基于史料解讀曆史的證據意識,從而涵養學生的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曆史課堂是追求真善美的殿堂,是古今生命對話的場所,是感性觸摸曆史和理性反思曆史的思辨場。
要“教有中心、學有方法”;要體現“知識信息的豐富性、核心概念的聚焦性、教學結構的邏輯性、诠釋論證的思辨性和過程方法的遷移性”;要“在靈魂的統攝下掇菁撷華,在理性的引領下思辨勵志,在問題的驅動下釋史求通,在主旨的統領下縱橫捭阖”;要有“通感”“生動而深刻”“追求高效”“重思維、重情感、重方法”“巧叙事”“優化教學邏輯”等等。社會在進步,育人内涵在變化,特級教師們用自己的思想、行動和聲音,回應着如何涵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曆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曆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時代需求。
“必須錘煉好分析教材技能、語言表達技能和闆書設計技能”;“追求卓越,從每堂課開始”;“像構思一首美妙樂曲一樣去創意、像搭建一座宏偉建築一樣去開發、像精緻一匹華麗絲綢一樣去雕琢”;好課“有賴于曆史教師的專業修行——學養和教養,讀書、讀經典應該成為曆史教師基本内功修煉和學習的常态”……特級教師們給出的啟示是,要上好曆史課,必須要練好内功,要有紮實的專業修養,即厚重的學養和精湛的教養,提升自己的視界與格局;要用心、細心和精心對待每一堂課,不斷在實踐與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課程理解力和執行力。時間會讓所有的努力成為厚重的積澱,上好曆史課需要厚積薄發的沉潛和毅力。
課堂錘煉、勤于學習、教研一體、形成風格,是大家成長為優秀教師的共同秘訣。于個人,既有仰望星空、教書育人、成為課改引領者的理想追求,更有腳踏實地、虛心好學、刻苦鑽研、持之以恒的定力。他們不僅長期奔波在各類學習研修的路途中,大多也還承擔着區内工作室或各類項目主持人的角色,帶領着更多的年輕人行走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他們的成長軌迹,傳遞出上海中學曆史教育人的擔當、理想、創新與堅守。
此書的出版,絕不僅僅是特級教師方案和經驗的彙編,更是對上海市二期課改以來中學曆史教育探索與創新的回顧與總結,彰顯着既百花齊放又凝神聚力的上海智慧。對于中學曆史教師而言,是助力專業進步和個人成長不可多得的好書。
(撰稿 鮑麗倩)
https://m.xinminweekly.com.cn/content/1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