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話匣子 2020年7月10日
标題:上海社科史志界“四史”講壇第三期開講
記者:顧赪琳
7月10日下午,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東方網共同主辦的四史講堂第三期在社科會堂開講。
《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作者、市委講師團“四史”專家宣講團專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蘇智良受邀演講,主題為 “1920年,中國共産黨從這裡啟航”。
在演講中,蘇智良分析了中國共産黨在上海成立的原因,重點講述了1920年前後,活躍于老漁陽裡2号、新漁陽裡、三益裡等地的陳獨秀、李達、李漢俊等關鍵人物。蘇智良表示,上海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之地。1920年,在漁陽裡狹小書齋中,陳獨秀發起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新青年》在上海完成了曆史性的轉型,《共産黨》《勞動界》等與中國共産黨建黨密切關聯的刊物也在上海問世,陳獨秀在上海校對了陳望道翻譯的《共産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可以說,‘1920年,中國共産黨從這裡啟航’。” 蘇智良說。
同時,蘇智良也提出了關于尋訪和保護紅色史迹的思考,以及對于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的建議。
據了解,四史講堂是市“四史”學習教育活動項目,本期四史講堂以現場講座和線上播出兩種方式進行,由市地方史志學會、學林出版社承辦。現場共50餘人參加,全市地方志和年鑒工作者、社科學會會員等線上收看。本期講堂還設置了贈書環節,現場嘉賓将《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一書贈送給相關學會、研究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