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我院語言所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莅臨開展專題講座,與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探讨,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也收到了不錯的反響。
12月4日,北京大學孔江平教授進行了兩場題為《基于音位負擔量的聲調湧現及漢語上古音聲調構拟的思考》和《從類人猿到現代人聲道的演化研究》的講座。第一場講座中,孔教授提出了“音位負擔量恒定假說”。他認為,音位負擔量是計算語音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過負擔量的計算可以衡量每個音位在語言交際中的作用,一個語言或方言,音位負擔量會受到制約,将這種理念應用在漢語的構拟中會發現,聲調的産生和韻母及聲母有很好的相關性,會有一個界限,即聲母和韻母音位負擔量增加,聲調的負擔量就會減小,甚至為零,任何語言都不會超越這個界限。在漢語上古音聲調構拟中,當聲韻母負擔量很大時,音位的羨餘性很大,沒有産生聲調的必要。在第二場講座中孔教授為我們介紹了從黑猩猩到現代人類發音器官演化的相關研究。孔教授的團隊利用磁共振聲道材料,構建了黑猩猩和現代人類的聲道模型,通過模拟黑猩猩到現代人類聲道的演化,重構了大約五萬個三維聲道樣本和以此合成的聲音樣本;通過現代人的語音感知評測,探尋元音在人類語言演化中湧現的時間。
12月20日,南開大學石鋒教授以《演化語言學的三個時間尺度》為題展開讨論。石鋒教授指出,演化語言學是以演化的理念研究人類語言,它有三個時間尺度:宏觀史、中觀史、微觀史,反映出語言研究的廣闊視野。宏觀史考慮的是語言的湧現、成熟、發展、衰亡;中觀史大體相當于曆史語言學和語言類型學的範疇;微觀史主要是利用直接取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演化語言學需要多學科跨領域的實證研究,語言學者必須更新觀念和方法,才能做出新的成果。
1月2日,香港科技大學朱曉農教授做了題為《聲調的起因》的講座。朱教授認為,聲調産生需具備五項必要前提。前兩項是自然條件:濕熱大陸有利于産生氣聲;人種體型矮小有利于産生假聲。這兩項條件集中出現于中國南部和東南亞,所以這一片地域是産生、維持最複雜的複合型拱度調的地方。後三個是語言學前提條件,或三步語言學過程:有多種發聲态存在,如氣聲、假聲,這些發聲态天然引發音高差别;高響度音節和單音節構詞,作為發聲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在此語境中得到放大和加強;上述加強了的音高模式範疇化為音法單位——聲調,這是具體語言中的特定過程。簡單地說,最初作為發聲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一旦上升為區别特征,就形成了聲調。本講座以漢語四聲的産生為例讨論特定語言中的聲調起源,并對現有的聲調起源理論加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