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複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秘書長、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張殿元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題為“莫理循文庫東渡前後的中國反應”的學術講座。講座由蔣傑副教授主持,在文苑樓708室舉行。
馬軍研究員首先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莫理循的生平,并仔細梳理了莫理循文庫出售前後的來龍去脈。他指出1910年代可能收購該文庫的主要有中國、美國和日本方面的學術科研機構。由于莫理循并不是出色的漢學家,而是一位漢學典籍的收藏家,他在國際漢學界的聲望不高、地位不隆,當時歐洲重要的漢學研究機構對莫理循出售文庫一事并不是特别了解,也未必很感興趣。中國的情況則更為複雜,盡管莫理循本人與中國政界、學界知名人士頗有交往,但當時中國學界對世界學術研究趨勢尚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且身處民族危難時刻,“救亡”壓倒了“啟蒙”,對莫理循文庫本身的價值估計不足。終被日本三菱财團岩崎久彌購得,橫浜正金銀行(今東京銀行)中國支行監理小田切萬壽之助代簽協議,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助手石田幹之助(後任東洋文庫首位主任)負責驗收押運,1917年10月運抵東京。以莫理循文庫為基礎,岩崎久彌于1924年創建東洋文庫。馬軍研究員認為學界在民族主義思潮的刺激下,得知這一“寶庫”被日本收購後,不免帶有慚悔交加的感受。馬軍研究員強調,莫理循文庫所藏有關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方面的内容十分豐富,不過這些文獻也處在整體性、系統性與非系統性之間,如何更進一步分析和研究,還大有開拓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