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史學産品”日益龐大的需求
在美國,公共曆史的出現與史學人才的生存危機息息相關。40年後的今天,這種危機也真真實實地擺在中國社會面前。今天,中國高校曆史學專業除了培養具有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還将培養目标定位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等單位所需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但培養目标中曆數的各類職業往往視曆史專業學生為“雞肋”——看似什麼崗位都能放置,卻遠達不到勝任的程度。究其原因,史學在誕生之初就是一門“學”甚于“術”的學問。中國曆來重視史學的“無用之用”,這種“用”被局限在“資政”等上層建築領域和“流芳”等文化傳承層面,即為“帝王師”、“名山業”,與日常生活的距離巨大。另一方面,新中國成立以來,曆史學科的應用性長期被局限在中小學曆史教育。這都使得曆史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面臨來自社會和自我的“雙重否定”。
與曆史專業學生狹窄的就業面相映成趣的是中國社會對“史學産品”日益龐大的需求。2006年起,以易中天“品三國”領銜的“百家講壇”節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講壇史學”随之誕生,同時促成了圖書出版商對曆史類作品的青睐和網絡史學作品的井噴;曆史文化遺産日益受到關注,在建立博物館、紀念館等傳統手段之外,一些老建築被開發成創意産業中心、休閑廣場甚至商業地标,将曆史、商業與時尚完美地結合起來;在一股股“懷舊”、“緻青春”風潮的影響下,一些老商業區、老字号乃至一般社區都開始追憶曾經的輝煌和溫馨,那些往事或以文字、圖片的形式見諸報端,有些甚至被搬上了話劇舞台和大銀幕;越來越多的家庭也開始為家中老人撰寫、出版自傳。這些“史學産品”事實上已經構成了公共曆史的成果。顯然,今天的中國,曆史專業學生的就業難和對曆史産品的龐大需求一同催生出一個重要事實——将曆史專業知識和社會需求相結合的公共曆史,是時候在中國萌芽了。
公共曆史的介入和引導
今天的中國,公共曆史的外延應該包括将曆史知識和研究方法進行實際運用,即生産和應用“史學産品”的各類活動,如個人寫史、網絡史學撰寫與傳播、曆史遺産保護與利用、曆史紀念館講解、曆史題材影視和紀錄片拍攝等。隻是在這類活動中,公共曆史的引導作用還未被重視,這便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近些年來,一改“帝王将相”方能“著書立傳”的傳統思維,越來越多的“民間寫史”、“個人寫史”紛紛問世。這些作品大多以口述、未出版回憶錄甚至親身經曆為核心,描繪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曆史群像,揭開近現代正史中保存不全或刻意回避的往事,留下了諸多史料。不過,由于這些寫手大多來自曆史圈外,其作品難免良莠不齊。有些寫手隻為标新立異而歪曲事實,有些則幹脆利用傳記向社會宣洩情緒。無獨有偶,由于網絡為人們提供了獲得曆史資料的便捷渠道,以往被專業學者壟斷的史學觀點變得似乎人人皆可表達。對曆史人物的評價、對曆史事件的看法,甚至一些帶有公共性質的話題,如災害、慈善、福利等敏感話題,都會通過古今對照的形式出現在微博上。不少奪人眼球的話題更是缺乏史學研究的嚴謹性,帶有明顯的立場傾向,通過網絡平台迅速輻射大衆。事實上,無論是“個人寫史”還是網絡史學本身就是公共曆史的鼓勵對象,關鍵是要充分啟用有史學、傳播學等跨學科知識,堅持真實性又兼顧受衆對公共曆史人才的需求,讓史學為大衆服務的同時,不失其本來面目。
關鍵在人才培養
當下中國社會有三重屏障影響公共曆史施展拳腳。首當其沖的是社會對曆史學科的固有成見。第二重屏障,即學院史學對公共事務缺乏參與。專業史學研究者往往對“觸電”普及曆史文化的同行嗤之以鼻,将自身投入到相對封閉的科研中,反過來造成社會大衆對曆史學科更深的成見。更關鍵的是,即使專業學者投身到公共曆史實踐中,解了燃眉之急,現行的學科設置也不足以培養出具備公共曆史意識和能力的未來人才。中國的高校曆史學科課程設置更适合培養專業研究人才,很少突出知識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今天,中國高校要培養公共曆史人才,首先就要調整培養計劃,對曆史學科人才進行“分流”,培養能夠運用學科知識和方法解決其他領域實際問題的應用性人才。如果這一點暫難實現,就應建立起“以通史為地基,以各種專題社會史為梁柱,以跨學科知識為屋瓦”的“立體型”課程設置,保證公共曆史學人才具備從事公共曆史活動的基本能力。比如在培養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和開發人才時,高校應充分發揮“學科積聚”的特色,為學生設置選修課和“第二專業”,如考古學、建築學、環境學、博物館展覽、法律、文物鑒賞等。這方面,國内最早從事公共曆史人才培養的香港中文大學就在其“比較及公衆史學”碩士課程中如此實踐。當然,高校還應積極挖掘人才培養的實踐基地,主動與博物館、檔案館、文保會、社區等建立聯系,為學生實踐提供場所,并通過公共曆史人才的實踐活動,加深社會對公共曆史的認識和接納。
僅僅這樣并不是全部。如果公共曆史人才培養依然停留在面向學曆人才,忽視了培養的“開放性”,即向非學曆人士、媒體工作者、民間寫手開放,那中國公共曆史的發展必然是孤立無援、進展緩慢的。(第1393期第5版)
(摘自《社會科學報》2014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