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振複教授應邀帶領我院師生領略法海本《壇經》的意蘊之美
發布日期: 2018-04-24 作者: 浏覽次數: 208

1122日下午,複旦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振複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題為法海本《壇經》的美學意蘊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劉耘華教授主持,在文苑樓1405室舉行,王宏超副教授做總結發言。

首先,王振複教授指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學熱中,随着美學界關注的重心由文藝美學逐漸深入到哲學中的美學問題,佛學美學開始受到學界關注。随後,他介紹了六祖惠能大師的生平和《壇經》的版本系統,并指出法海本是最早的版本,也最為可信。王振複教授認為,法海本《壇經》的基本佛學思想之一,是佛性論而非般若學,并比較了佛性說與般若學的基本分野。再次,王振複教授就佛性即完美人性這一命題進行了詳細論述。他指出,慧能的佛性論吸取了中國傳統的心性論,尤其是孟子性善說的因素。佛性論消解了所謂外在佛的權威,從而解放了人自身。中國禅宗教義的基本點就是佛就在心中,将至高無上的外在之佛,降格為我,同時将人與人性提高到佛與佛性的高度。所以佛性論從空的角度來假定人性,和審美有相通之處。佛性即完美人性。自度而非他度,是人的精神性解放。頓悟,禅悟與詩悟的同一之處,是一種元審美境界。

王宏超副教授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