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九點,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翻譯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先生應邀前來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點,做了一場題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翻譯史研究的幾個問題”的講座。講座在文苑樓1405舉行,學科點負責人劉耘華教授主持了講座,衆多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碩、博士生及其他專業的學生前來聆聽并參與了讨論。
王教授梳理了傳統的以原著為中心的(source-oriented)、指導性的(prescriptive)翻譯理論,指出這種理論隻會讓我們對翻譯本身産生疏離而最終不信任翻譯。此後,出現了翻譯研究的典範轉移,即譯文中心的(target-oriented)、描述性的(descriptive)翻譯理論。這種理論能更好地解釋更多的文學翻譯史現象,為翻譯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王教授以林纾現象和莎士比亞的中譯為例證,生動具體地展示了這種可能性。
在這一理論視角基礎上,王教授勾勒了20世紀中國的文學翻譯史,認為其經曆了從“救國—建國”到“廣義的政治—狹義的政治”、再到“外翻中—中翻外”的變遷。與此相應,文學史裡的翻譯史也經曆了一番從被承認到被忽視再到被重新承認的過程。
在講座中,王教授用他略帶港式口音的中文,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翻譯史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提綱挈領并簡潔明快地呈現給了各位聽者,大家深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