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蘇智良重返插隊的婺源縣秋口公社黃源村,在知青宿舍前與老支書李竈焰合影
1978年7月,我是在插隊落戶的江西省婺源縣參加高考的。那裡,現在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但在饑餓和貧困的年代,與其他農村别無二緻。
江西婺源
對我和許多希望進入大學的知青而言,渴求學習知識,提升自己,進而為社會做些貢獻。而在當時的農村,幾乎無書可讀,我們讀得最多的,除了《毛澤東選集》、魯迅的著作,便是《朝霞》和《學習與批判》雜志。高考的準備,隻有上海親戚寄來的幾冊油印的複習資料,數月之間,白天幹農活,晚上就着油燈看曆史、地理、政治、數學資料,這些複習資料後來幾乎翻爛,可以背誦了。
《朝霞》(左)和《學習與批判》(右)
從我所在的秋口公社到縣城,足足有50公裡地。記得當時先搭了一程拖拉機趕到公社,然後再坐長途汽車趕到縣城參加高考。考試結束後,自己犒勞自己進了一個小飯店,吃了一碗美味的粉蒸肉,記得價格是4角5分,那可是插隊5年中難得的、奢侈的享受了。
今天看來有些荒唐的是,當年我高考的志願是這樣填寫的:第一志願華東師範大學,第二志願複旦大學,第三志願北京大學。這種違反常識、常理的倒填志願的初衷,就是想确保能進入大學。後來如願進入了華東師大曆史系。
令人遺憾的是,1978年的春天,在海量的知識青年、尤其是“老三屆”中,不少人思想還沒有轉彎,他們還堅持着“改天換地”的理想,而沒有報名參加高考。78級可以說是共和國高教史上大學生年齡最大的一屆學生,像我們班級,1946年出生的老大哥就有好幾位,有的大學生父親和小學生兒子一起歡度寒暑假。由于沒有趕上高考,不少老知青後來在1979年的返城風中回滬,頂替老邁的父母進入工廠。其中有不少人後來又下崗、提前退休,人生極其坎坷。其實,他們之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是非常優秀、完全可以考上大學的。
回到上海,進入中山西路華東師大後不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時代,曆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華東師範大學中山西路校區
記得2012年在我們本科畢業30年慶典上,華東師範大學曆史系老系主任王斯德教授講過一段精辟的話語,他說:“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兩座豐碑,一座是以西南聯大為代表的抗戰内遷的大學教育,一座是恢複高考的77、78級大學生。”
是的,在日本侵略中國的生死存亡之際,中國東部的百所大學千裡迢迢,奔赴西部。有的大學在日軍的轟炸下,損失慘重,但仍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辦學,培養出李政道、楊振甯等一代傑出的人才。而在文革十年浩劫後,百廢待興,各行業急缺人才之際,77、78包括79級,填補了這一空白。他們富有底層社會生活的寶貴體驗和現代專業知識,從而為中國延續至今的改革開放時代,注入新的活力,至今仍活躍在高教、衛生、司法、工商、行政等領域,施展才華,貢獻人生,他們是中國近40年改革開放事業的主力軍之一。此不僅是吾輩之幸,實乃中國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