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廈門大學曆史系劉永華教授應邀做客人文大講堂,為師生帶來了名為“民間文獻研究的新方法與新問題”的講座。講座在文苑樓704室舉行,衆多研究生聆聽了講座。
劉永華教授着重對民間文獻整理的系統性與脈絡化進行了介紹。他認為,所謂民間文獻,就是民間生産、民間流通、民間使用的文獻。劉永華教授用通俗的例子解釋了三組詞的定義:民間生産就是在村落裡面買賣土地而立的契約;民間流通指本來不是民間、但是在民間傳抄的東西;民間使用指一些文書在民間何時、何地、如何被使用。就文獻的種類而言,分為族譜、碑刻、契約文書、儀式文獻、賬本、唱本劇本、日用雜書、日記、書信、紅榜等類别。在材料搜集方面,劉教授強調,一是要按照程序來進行,因為文獻保存的原本狀況,是文獻解讀的起點。二要強調文獻的脈絡化,即将找到的相關文獻重新複原到原有的系統。這需要考慮文獻區位與相關社會主題信息的采集,關注文獻保管地點、場所和方位,了解其保管者與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