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4-04 作者:詹丹 來源:文彙報 |
詹 丹
人生會面臨許多大事,死亡則是人出生以後需要面對的最大事情。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接受許多人生觀方面的教育,遺憾的是,關于人“死”觀的教育,還比較稀缺。 我大概得算是個奇怪的孩子,小時候經常會受死亡陰影的困擾,甚至會想象我死後被埋在何處。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憋悶、寒冷、黑暗的感覺,就把我包圍了起來。我曾獨自一人在家裡嚎哭,哭叫着“我會死呀我會死呀……”甚至引來鄰居的圍觀。他們嘲笑我的膽怯和愚蠢,但他們并沒有安慰我或者告訴我怎麼來正視自己的死亡。我的父母以他們也會死、人人都會死的說法來勸慰我,但這引起了我更大的恐慌,還添加了我嚎哭的新内容:“我爸爸媽媽也會死呀我爸爸媽媽也會死呀……” 随着年齡增長,死亡的陰影漸漸被稀釋,卻并沒有徹底消散。直到有一天,我在高中時,很偶然地讀到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的 《物性論》 時,我的精神才為之一振。美國哲學家桑塔亞那曾給 《物性論》 以極高的評價,認為這是古希臘羅馬的總結性著作,但其中寫了什麼,我大半已經忘卻,或者當時就沒讀懂。不過其中有一段“論怕死的愚蠢”,卻讓我銘心刻骨。他認為人死後,感覺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有關死亡後種種痛苦、難受的感覺,隻是活人想象出來的,由此,他得出結論說,我們不應該怕死,而是應該害怕活人的怕死的那種感覺。 對自己的害怕感到害怕,這一有點繞口但充滿智慧的語言,後來我在法郎士的散文 《勇敢》 中又讀到了,心裡黑暗的一角,似乎被燈光照亮了。我覺得,情勢終于得到了扭轉———當我年幼的時候,當死亡一事離我還很遙遠時,我卻被死亡的陰影籠罩着,而當我漸漸長大,當我在向死亡一步步走近時,那陰影卻在慢慢向後退去。 後來,讀大學的時候,教我們英語的周老師某天走進教室時帶着黑紗。我們得知他的父親剛剛去世,就紛紛走上講台前去安慰。他開始上課時,特意先說了一段話,大意是他雖然悲傷,但也很想得開,因為他覺得人的死亡,是對人類的最後一次貢獻,如果人隻有生沒有死,那麼地球早就人滿為患了。從這一意義上說,我們活着的人對每一個正常死亡的人,都該懷有一份感激之心,也都應該正視自己的死亡。周老師這麼一說,我的心裡又亮堂了許多,而且更奇妙的是,當時的我已經不覺得是死亡的陰影正在遠去———我不需要努力去驅趕它,我可以很坦然地看着死亡,就像走在路上,看着路邊的一棵樹,在風中搖擺。 再後來,我的父親、我的母親都相繼表達了意願,要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學單位讓學生作病理解剖用。當他們去世時,我和家人都照辦了。這時候,我覺得,關于死亡,除了消除懼怕心理,除了面對它、正視它,我們也還是可以做得更多的。 我當然尊重每個人對待自己死亡時處置自己遺體的不同方式,但是,對于那些捐獻遺體的人,我懷有一份更深的敬意。這不單單是因為有這樣一種相當流行的表達:“甯願讓學生在我身上試劃20刀,也不願他們将來在病人身上錯劃一刀”,也不僅因為我的父母都這樣做了,而是因為這些人以自己的行動,又為我的人“死”觀教育構建了一個重要部分,一個更加達觀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