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曆史學會聯合主辦第二屆“上海:黨的誕生地”學術研讨會。該會是“上海:黨的誕生地”系列學術研讨會之二,該系列學術研讨會着力探讨中共建黨史上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以一年一個主題的方式拓展建黨史研究,迎接2021年中共建黨一百周年紀念。今年的主題是“近代人物與中共建黨”。
上海市曆史學會會長熊月之,上海市黨史研究會會長忻平,旅英學者、中共創建史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丹陽,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副研究員張玉菡、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處處長吳海勇等近20名知名曆史學者和黨史研究專家參加了當天會議。
會議的主旨報告《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特點及其與紅色文化的關聯》是對上屆會議關于上海成為中國共産黨誕生地的曆史必然性的進一步展開。熊月之教授從文化層面指出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與紅色文化之間的深刻聯系。
上海是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也是中國革命紅色基因的發源地,紅色基因伴随着上海這座城市成長的各個曆史階段。截止2017年底,上海已經認定650餘處革命曆史遺址和遺迹。本着進一步挖掘和傳承上海城市的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在新形勢下國家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中的激勵作用,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近年來集中力量進行學術研究和實地調查,現已形成更為完整和豐富的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圖譜——1000處革命紀念地。這次會議的另一個亮點就是蘇智良教授關于上海1000處革命紀念地挖掘項目的介紹。
據悉,這1000處紅色革命紀念地信息經過考訂和确認後,将集結成《日出東方——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一書,由世紀出版集團推出。它将全面而系統地記錄和展示民國期間上海所留下的紅色革命蹤迹,同時附上紅色革命紀念地完整地圖,是迄今紀念地數量最多最全的全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