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雲講堂 回顧 NO.47 | 朱立元:後理論時代的新審美主義思潮
發布日期: 2020-06-10 作者: 浏覽次數: 234
2020年6月8日上午10—12時,著名文藝理論家、美學家、複旦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原國務院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原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朱立元先生,應邀做客bevictor伟德官网“名師雲講堂”,在“騰訊會議”平台做了一場題為“後理論時代的新審美主義思潮”的精彩報告。本次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王建疆教授主持。超過300名聽衆聆聽了這場報告。

朱立元教授


朱先生首先對題目中的“後理論時代”和“新審美主義”做了簡明扼要的說明,然後描述了這一新思潮的産生背景、生成機制和領軍人物。指出這一新審美主義思潮的性質在于對之前文學研究和美學研究中的文化研究傾向的反撥,要旨在于回歸文學研究本身和美學研究本身。

朱先生主要從兩方面來探讨新審美主義思潮。首先是對文學特質、文學性的再思考。新審美主義提出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擺脫在文化研究和新曆史主義的浪潮下,文學被社會曆史的語境淹沒,導緻失去了其獨特性,對文學特性的研究也被邊緣化的被動處境。整個理論方向呈現出由理論時代的文學研究轉向後理論時代的文化研究,再到新審美主義要求回歸到文學研究的趨勢,然而這種回歸并非簡單地重複,而是在更高層次上的回歸。不同于俄國形式主義對于語言、修辭等純形式要素的研究,在後理論時代,卡勒、米勒等人不再專注于劃分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不再把純形式、語言要素隔離出來,也不否認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性對文學研究方法的開拓,而是強調一種開放、多元、包容的理解,這與文化研究用文化取代文學特性研究大異其趣。在新審美主義思潮中,文學研究的核心概念是“述行”和“施為”,即強調文學用言語實施行為的方式,從而開辟出想象空間,召喚、邀請讀者進入文本中的世界,并要求其積極參與,表明了文學活動的動态性。文學研究不追求固定的本質,因為文學是一個事件,是在作者的寫作行為與讀者閱讀行為的互動中形成的事件,并非一成不變的固定之物。因此,“施為”與事件性成為當代界定文學性的新視角,區别于傳統文學理論對文學性研究囿于修辭、叙事等理論的範式。

第二方面是關于新審美主義中的形式概念,朱先生認為新審美主義關注的是新形式,是與曆史相關聯的新形式主義,因而不再空洞。一方面體現了對新曆史主義從權力、意識形态角度入手研究文學的反抗,另一方面也對傳統形式主義将形式與内容剝離的做法表示反對。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新形式主義運動崛起,在内部分成了兩個陣營,其一是“激進的形式主義”,以黑格爾、馬克思、弗洛伊德理論為綱領,強調曆史現實關懷,認為曆史内容與形式并不矛盾,其二是“标準的形式主義”,以康德美學理論注重形式、非功利性、無目的性為宗旨,但是并未絕然區分文學藝術與曆史,而是認為文學應借助形式提升人性。盡管存在主張上的區别,這兩個派别都贊同恢複新批評文本細讀的方式,以此反對由于側重意識形态而導緻文學的程式化、扁平化傾向,而文本細讀可以呈現出文學自身的複雜性,隻有當文本回複到複雜性中,形式的愉悅、情感的因素才能顯現出來。此外,新形式主義還認為形式具有生産性而非反映性,主張調和曆史與形式的關系,重新反思形式,擴大形式的範圍,融合曆史社會等要素,這些都體現了新形式的特質。



随後,王建疆教授對講座進行了總結,認為朱先生對新審美主義的内涵做了深入剖析,着重探讨了新形式主義與新曆史主義之間的關系,也體現了文學、史學、語言學、政治學跨學科研究的性質,對廣大學者有着方法論上的啟發。

在講座的最後環節,大家結合講座内容與個人研究,踴躍提問。朱先生對文學對形式與内容是否能夠完美統一、新審美主義是否有代表性理論家等問題一一做了細緻解答,大家從中受益頗豐,講座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撰稿:盛穎涵


Baidu
sogou